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脱贫攻坚迎来收官之战,在无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至此也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一年多以来,从北国雪乡到南部边陲,第一批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奔赴一线岗位,“接力”开启新篇,交上了一份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初考”答卷。
选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是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的“金钥匙”。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乡村振兴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从走村入户为群众宣讲政策、排忧解难,到积极谋划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再到结对帮扶确保“交接棒”顺畅,越来越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走进基层,在乡村的广袤舞台上焕发绚丽光彩。作为当代青年,也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选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是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产业兴则乡村兴,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治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为巩固脱贫成果,增加脱贫户收入,第一书记们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群策群力作用,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创新模式等打通产业兴旺“堵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145万人,超年度目标任务近126万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选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更足更浓底色。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广西富川的“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在保留乡村风貌的同时,也让游客感受乡风、找到乡愁;宁夏银川的广荣村,秦腔艺术协会如火如荼,村民参与热情高涨……从建设宜居家园到激活乡村文脉再到营造文明新风,第一书记们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面子”“里子”一起抓,以行动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接下来,各地要抢抓发展机遇期,抓紧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优配“火车头”,下好人才“先手棋”,尽锐出征,奋勇有为,让更多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涌动,进而不断丰富乡村振兴的成色和底色。(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