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我们的节日·春节——2022年新春融媒体专题 > 春节民俗 > 正文 |
广西文物里的“虎文化”印记 (4) |
2022年01月24日 09:35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编辑:利雪娟 |
|
明十二生肖纹铜鼓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的一面明十二生肖纹铜鼓,属于明清麻江型铜鼓。鼓面中心铸有十二芒的光体,向外有十条同心圆的单弦纹,九道各式花纹的晕圈。在四周向外辐射的十二个芒与芒中间,铸有十二生肖动物形象。这些生肖动物形象简练生动,由左向右顺时针方向做奔跑状。其中,就有一只威武的老虎。 铜鼓专家梁燕理告诉记者,明清以来在广西出现的铜鼓,汉文化色彩浓烈。鼓面上出现十二生肖的图案,反映的正是汉族十二生肖文化对岭南民族的影响,表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融洽。 有意思的是,至今天峨县都隆壮族仍流传着“十二生肖铜鼓点”的音律。当地农民在传统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中会敲打十二生肖铜鼓,运用不同的节奏和鼓点来表现十二生肖各动物。虎所对应的春季,正是万物复苏、图事谋功的大好时节,鼓点轻松自然,美妙喜悦。 室上富足镜心绣片 现藏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室上富足镜心绣片,是清末年间制作的工艺品。所谓镜心,是一种将作品镶嵌在镜框中的工艺制作方式。装裱好的纸质或是针织类画片,镶上玻璃罩面后,还可以防风挡尘,免于损蚀,便于长期悬挂欣赏。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员蒙元婕介绍,绣片图中用平绣手法,绣出了石上生出的竹子、菊花。石通“室”,代表着家庭和事业;竹子在传统文化中,有竹报平安之意,菊花则代表富贵长寿。而古时候,老虎是一种瑞兽,站在竹子和菊花之下的老虎,有着祈福辟邪的寓意。 据了解,这幅室上富足镜心绣片,将会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新年举办的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