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专栏首页 > C > 常安 > 正文 |
【地评线】桂声网评:高科技赋能,守好“大国粮仓” |
2022年02月28日 11:57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陈艳华 |
|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应对去年罕见秋汛带来的冬小麦大面积晚播的空前挑战,从南到北的广袤田野间,人们早动手、抢农时,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确保“大国粮仓”实现新的丰收。 高科技助力、农技专家“问诊”、选良种优结构……眼下,一幅幅忙碌有序的春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科技赋能”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标签。 高科技赋能,让良田多产粮、产好粮。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从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到新品种、新农艺落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种地的好帮手。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良田里聚集新要素、激发新动能,希望的田野上生机涌动,粮食生产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势头。 高科技赋能,让农业更“智慧”。从靠天吃饭到数字务农,农业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出现,让农户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作物产量,干活都更有科技范儿。在智慧农场中,墒情监测、苗情监测、病虫害防治等设备一应俱全,一台手机就可以精准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无处不在的“黑科技”, 让新一代农人更加“耳聪目明”,农业生产更加轻松高效,农田更加节肥高产。 高科技赋能,让人们牢牢端稳手中的“碗”。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回首过往,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奔向全面小康,人们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无一不体现在了手中的“饭碗”里。农业技术下沉城镇乡村,惠农政策接二连三出台,科技培训走进千家万户,无数农户纷纷从繁重劳作中解放出来……这些变化的背后,折射的不仅是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更是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生活品质转变。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不稳定性不安全性显著增加,在这个特殊时期,更需要我们用好数字技术,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常安)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