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专栏首页 > C > 常安 > 正文

让家庭主妇煮夫合法,是对劳动本身的价值认可

2022年03月07日 15:19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常安 编辑:陈艳华

全职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应该得到认可、尊重和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应建立家庭全职服务成员职业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认可和保护全职家庭成员的劳动付出,维护其合法权益。(3月6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年来,“家庭主妇”“家庭煮夫”“全职太太”等词汇每每交织出现在舆论场,都会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诚然,生儿育女、繁衍生息,是人类对婚姻家庭最原始也最朴素的期待。但由此衍生的家庭日常劳动,甚至从事家务人员的价值问题,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状态。今年两会,韦震玲委员的提案,可谓回应了这一部分的社情民意,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家庭内部的服务,似乎都有一种默认的“理所当然”。无论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道德模式,抑或是现代文明主导下男女双方的平等协作,家务劳动很大程度都被默认是家庭框架内的私人事情。在一个家庭里,能力强的一方负责赚钱,较弱一方则把更多时间精力花在照顾家庭上面,甚至放弃自身事业转向全职服务。当然,这种家庭模式很是常见,也鲜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在这之中,家务本身也是劳动的那部分价值,就经常被忽略了。

实际上,对于家庭全职服务成员来说,她或者他付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实并不比在外工作的少,或者可以说是付出更多、牺牲更大。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琐屑小事,到家庭内部环境的日常打理,再到照顾小孩、赡养老人的方方面面,没有哪一件事,长期坚持下来是容易的。也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更应该被看见。

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如果同样的时间消耗,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难免心生疙瘩。比如,在外拼搏的,凭借努力可以收获成就感和充实感,从履历上说是属于增值过程;而在家服务的,不但没有获得相应报酬,一旦重新回归职场还要受到质疑、歧视等不公平目光。这样的落差感,如若得不到及时缓解,造成的后果和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点从逐年上升的离婚率中可窥见一二。

鉴于此,全职服务成员的劳动价值亟须被认可。这种认可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支持,更要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行动上。韦震玲委员提出,进一步保障家庭全职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譬如,可享受工龄累计及劳动社会保障等待遇、可申请一定的政府劳务补贴、出现离婚时可获得更多经济补偿等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有效避免家庭内部不必要的矛盾,也是对家庭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既然家庭劳动本身也是一种有效劳动,那么,从制度层面保障它的有用性、尊重它的价值,何尝不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呢?让“家庭主妇”“家庭煮夫”成为合法职业,是对职业本身的最大敬意,相信这当中所蕴含的价值认可,足以让很多埋头在家庭琐事的人,如沐春风。(常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