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红豆 >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述评专题 > 时评速递 > 正文

【地评线】桂声网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根深叶茂

2022年03月15日 10:50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林伟 编辑:陈艳华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系民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惠及百姓民生;言辞切切,汇聚人心民意。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满天星斗,点亮浩瀚苍穹;民族团结,孕育中华文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兼收并蓄、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华夏儿女对团结统一的自主认同,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码,早已融入各族人民的血液,成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我们靠民族团结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民族团结开辟美好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今天获得成就的奥秘所在,更是未来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既有深意,又有深情,为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一起向未来,提供了根本保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根深叶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追梦更有激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在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奔跑在中华民族的追梦路上,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让追梦更有依靠,更加激情迸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筑梦更有底气。团结是各民族之福,发展是各民族之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指向都要向此聚焦,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深植于各族群众,生命蕴藏于各族群众,力量源自于各族群众,成果造福于各族群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圆梦更有力量。鲜艳的民族团结之花,需用爱心浇灌;坚实的民族团结之桥,需用真情浇铸。当前,五十六个民族同心同德、血脉相连的团结牢不可破,感党恩、跟党走的意志坚不可摧。这是中国发展的力量所在、信心之源。只要我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让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就能越过新“雪山”“草地”,征服新“娄山关”“腊子口”,让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中国发展就是这么闯过来的,中国奇迹就是这么干出来的。(林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