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红豆 >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述评专题 > 时评速递 > 正文 |
【地评线】桂声网评: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再为广西科技兴旺“添柴加薪” |
2022年05月25日 14:59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陈艳华 |
|
5月23日,2022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召开。2021年度在广西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者——162项成果所属的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迎来了高光时刻。此次大会作为一年一度的自治区级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盛会,通过高规格的奖励和表彰活动,在广西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发挥了良好激励作用,树立起鲜明导向,必将鼓舞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事业,带动广西科技事业兴旺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研发成果的取得并转化,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多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都很重视科技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桂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然而应当承认,科技发展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重大社会事业,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省区的广西,整体科研实力还不够强、水平还不够高,难以与发达省份比肩。对于“如何振兴发展广西科技事业”,三言两语很难讲得清楚,也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但有一个根本原理很值得大家认识和把握: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想要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占有”尽可能多的科技人才为我所用,是最为“关键的一招”。广西想要振兴现代科技,关键是要千方百计扩大科技工作者队伍——包括普通科研工作者和出类拔萃者。唯有“分母”不断壮大,才有概率产出更多“分子”,带动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明白了这个原理,也就可以理解:努力克服后发展欠发达的广西区情造成的人才竞争劣势,发挥后发优势,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或通过自身培养并防止外流、或通过引进并“留得住”,成为广西发展壮大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广西持续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物质奖赏、精神奖励,提升其社会地位与荣誉,就是旗帜鲜明地树立起“科学家是第一人才”的鲜明导向,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被社会尊崇和向往的职业。尤其是在我国某些科技领域被“卡脖子”、广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下,2022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举办,对于进一步倡导科技创新、鼓舞士气更具良好激励作用,“科技为王”的导向作用益发显著。 发展壮大广西科技工作者队伍,需要破除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鼓励更多人走“研发路线”“技术路线”。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曾长期存在“重文轻理”偏向。“从政”“从文”分别是封建时代文化人的第一、第二人生选择,即便“从文”也往往只是搞社科,鲜有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而“从工”“从商”“从农”“从技”者,社会地位不高。这种状况到了近现代才有所转变,后来随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观念的流行,我国科技型人才的培养才获得长足发展。对广西来说,上述观念还有残留,转变得还不够。 历史告诉人们,科技进步主要依靠自然科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以及科学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的革新。2022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盛会,其业界作用自不待言,而对于“非科技工作者”来说,它又何尝不是一次有激励和导向意义的盛会?作为普罗大众,现代科技成果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科技工作、科技研发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现代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自然科学、热爱科技。如果有可能,倡导把子弟培养成为科技型人才;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结合现实工作搞一些创新性研究、取得实用发明专利,也是很值得提倡的。当更多的人愿意投身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技术应用,广西的科技兴旺发展也就有了更多生力军,后劲无穷。(佳梦兄)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