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18日讯(记者 胡戴炜)8月18日,记者从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根据南宁市“大行动”办8月4日召开的南宁市“门前三包”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为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自8月4日起,南宁市组织城区、开发区开展“门前三包”专项行动,积极号召多部门联动推进“门前三包”相关工作开展。截至8月15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834人次,出动车辆1886车次 ,整治查处案件8366起;各城区、开发区“门前三包”责任书平均签订率达86.2%;开展入户宣传41325户,发放宣传材料79142份。

城管、社区工作人员向商户介绍“门前三包”责任制内容。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戴炜 摄
强化多部门联动协作 推动行业发力
8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宁市良庆区的大型商超合景国际金融广场看到,城管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广场商户介绍“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工作要求。
据悉,南宁市已将“门前三包”纳入“大行动”专项考评,加强督查督办,加大案件采集力度,强化督察考评结果运用,倒逼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教育、商务、住建、交警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推动商铺、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医疗机构、学校、建筑工地等责任主体“门前三包”工作落实,倒逼各城区、开发区落实属地责任,全市上下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督促辖区内大型商超的物业、企业积极配合城管、社区,共同来动员业主和商户一起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各单位间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进‘门前三包’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良庆区住建局房管所副所长赵东武说。
“物业在商户进驻前期已经建立起一对一的服务机制,及时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向商户沟通传达政府部门关于‘门前三包’工作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商家共同维护商场整体环境,只有商场环境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合景国际金融广场物业负责人张岂榛表示,致力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购物环境一直是我们物业服务的宗旨。
到了中午12点,记者发现一家位于合景国际金融广场的快餐店已经排起长龙,负责人岑志灵向记者透露,“自从社区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后,店铺周边的整体环境得到质的提升,对吸引顾客有很大帮助,现在每天基本都有两百人以上来店里就餐,顾客也普遍反映就餐体验有所提高,回头客非常多。”

“门前三包”责任牌。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戴炜 摄
多举措多手段并行 强化执法保障
8月4日以来,南宁市组织城区、开发区开展“门前三包”专项行动,与沿街商铺逐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商铺悬挂“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推动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商铺“门前三包”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同时,城管执法人员根据执法网格加强沿街商铺执法巡查,执法网格落实到人,对沿街商铺跨门槛经营、乱停放、乱堆放等市容乱象及时劝导,对屡教不改的商户进行处罚,确保“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位。
良庆区城管局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匡新花表示,为进一步推进“门前三包”相关工作,提升市容环境卫生,良庆区城管局多措并举:一是与社区人员一起,与辖区内沿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二是通过密集巡查,以执法促提升,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行为进行宣传教育,对不履职的商户进行处罚。
“我们在排班上加强人手,认真履行执法网格责任,严格落实‘721’工作法,从每天7时-23时30分,分三个班次,在朝阳广场周边巡查,做到不落一户,通过宣传教育为主、惩处为辅的方式,引导商户积极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兴宁区城管局监察大队民生二中队中队长李评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为加快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行政处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西乡塘城管监察大队使用执法终端机开展工作,是目前广西第一家使用智能终端的大队,此举有效地提高简易程序案件的执法效率,实现当场打印文书并一站式扫码缴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