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专题 |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 > 深度报道 > 正文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年出入境可达千万人次——探访东兴口岸二桥国门楼

2022年09月06日 10:21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苑长军 周红梅 吴婷婷 谭海东 习怡阳 编辑:吴婷婷,邓色迎

新闻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区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发展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近期,广西日报组织全媒体报道组分赴全区各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领域各行业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入采访。即日起,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开设“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子栏目,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八桂大地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请垂注。

视频剪辑:吴婷婷  鸣谢:东兴市融媒体中心

走读壮乡

8月22日,记者到东兴口岸采访,只见该口岸二桥国门楼外形下小上大,上部突出的部分犹如一双翅膀,在国门振翅欲飞。

据介绍,东兴口岸二桥国门楼是我国南方最高、最长、面积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门楼,总投资6.37亿元。2020年6月,东兴口岸二桥国门楼投入使用,使得东兴市——这座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广西边陲小城,同时拥有东兴口岸(一桥)、东兴口岸(二桥)及边民互市贸易区等与越南开展商贸旅游的“三大通道”。

东兴口岸二桥国门楼是我国南方最高、最长、面积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门楼,集国门形象展示、口岸联检、综合办公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图为物流货车有序进出国门楼。通讯员 谭海东 摄

近年来,该市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担使命,推进“三大通道”边境贸易额、出入境车辆数量、进出口货物数量均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东兴市进出口总额198.4亿元,出入境人员累计36.73万人次;经东兴口岸出入境车辆累计超13.4万辆次,同比增长49.29%;进出口货物累计97.79万吨,同比增长16.02%。2021年11月19日,东兴口岸出入境车辆最高峰值达994辆次。

强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东兴口岸完成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验收,并获批作为泰国水果经第三国输华入境口岸。进境粮食、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种苗等指定监管场地已完成建设,正在申请验收。

今年初,在中越北仑河东兴口岸(二桥),物流货车有序出入境。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军 摄

近年启用的东兴口岸二桥国门楼,总建筑面积达5.01万平方米,目前按年出入境1000万人次进行建设,并有充分预留,将来可扩容支持每年2000万—3000万人次通关。东兴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兴口岸二桥国门楼集国门形象展示、口岸联检、综合办公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对加快防城港市、东兴市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扩大我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口岸交通条件、带动旅游资源开发和繁荣边贸均起到积极作用。”

最近,东兴口岸二桥验货场项目已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48.98亩,总投资约2.2亿元。主要设置综合申报区、检验检疫处理区、现场查验区、海关监管库区、H986查验区、入境服务区、通关通道等。A1货场主要承担二桥片区入境载货车辆的消杀、过驳、静置等功能,已投入使用面积约100多亩,可停放车辆200辆。华立物流园项目于今年8月10日完成建设,实现停车、静置、消杀、物流分拨等功能。这些项目投入使用后,经东兴口岸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大幅压缩,推动东兴市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

在东兴口岸,工作人员正在为通关车辆进行消杀。(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加强通关畅通安全保障。进一步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通关作业模式,强化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推行外贸企业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为“白名单”企业提供通关便利,保障货物快速通关。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推动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快速通关,降低通关费用,口岸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优化海关监管模式,东兴口岸实现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通关效率极大提升。2021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5.56小时,在全国排名第一位。

“目前,经东兴口岸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大幅压缩,跨境物流通道进一步畅通,促进了边境贸易发展,疫情期间东兴边贸仍然保持逆势增长态势。东兴口岸对东兴建设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物流发展新格局有重要作用。”东兴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此外,强化边民互市贸易区服务,进一步推动进出口贸易取得明显成果。今年8月24日,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交易票数达15558票,较上年单日最高纪录多3120票。其中,海产品交易票数12714票,交易额超亿元,创海产品交易历史新高。今年8月1—24日,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交易单月已突破17亿元。

边民在东兴互市贸易区申办手续。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苑长军 摄 


延伸阅读

广西口岸:类型全覆盖 效率大提升

今年以来,面对周边国家疫情形势不断升级和广西边境地区疫情多点散发的重重压力,我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口岸通关,创新实施甩挂、接驳、吊装、换代驾等非接触式通关模式,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与东盟某国协同推动“绿区”机制落地的实践案例,推动7月全区外贸进出口额达615.6亿元,创历史单月新高,为实现外贸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口岸,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口岸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兴边富民行动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充分发挥口岸对外窗口和开放平台作用,努力打造大口岸、建设大通道、实现大通关,口岸发展进入布局集约化、建设和管理规范化、口岸通关智能化新阶段,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高效服务中国—东盟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贡献重要力量。

繁忙的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军 摄

2012年以来,广西口岸开放格局不断完善,新增3个边境公路口岸,并有9个口岸扩大开放项目获国家批复,形成了水、陆、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格局。截至2021年,广西有22个开放口岸,数量排全国第四位;有海运、内河、公路、航空、铁路5种类型口岸,实现口岸类型全覆盖,是全国少有的全类型口岸省(区)。海港泊位开放验收加快,2021年以来,先后完成钦州港三墩西作业区30万吨级油码头和大榄坪南作业区北3号泊位,北海铁山港3—6号泊位、防城港企沙港区防钢基地5号泊位等10个泊位验收开放。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口岸运行规模不断扩大,效能不断提高。据统计,2012—2021年,广西口岸年进出口货运量从9650万吨增长到近1.6亿吨;年出入境人员从2012年的726.38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318万人次。2021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货值8539亿元,同比增长34.6%。

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关效率加快提升。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从2017年的56.59小时提升到2021年的5.56小时,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海运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从253.54个小时缩短至23.07个小时,在全国沿海地区排名前列。友谊关口岸查验设施不断升级换代,非疫情情况下,卡口车辆通行时间缩减至30秒以内。


数读成绩



述说愿景

李海 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东兴市将把东兴口岸打造成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节点和边海联动的边境口岸枢纽,成为辐射西南中南西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沿边开发开放大通道。进一步加强与越南在口岸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的互联互通合作,将东兴口岸融入服务中国—中南半岛陆路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口岸体系。促进口岸与物流、生产等对接,形成安全、顺畅、便利的贸易、运输、生产链条,把东兴市打造成为我国与东盟双向联通的“大门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枢纽”、广西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大平台”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张坤 东兴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局长

近年来,东兴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国内大通关合作,持续深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关便利化合作,提高东兴口岸的跨关区通关服务保障能力。将东兴公路口岸与海运互市无缝衔接,实现口岸协同发展和提质升级。

推动东兴口岸转型升级,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将东兴口岸打造成设施更加完善集约、运行安全平稳可控、资源集约利用、投入产出最优、设施共享共用的现代化口岸。

陈晓 东兴市口岸服务中心主任

希望能尽快实现口岸通关全流程数字化、口岸物流调度智能化,实现口岸设施智慧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希望东兴口岸进境粮食、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4个指定监管场地能尽快通过验收,尽快实现“一口岸、多功能、多种贸易形式”协同并存发展的新格局。

报纸版面截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