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全国各陆路口岸(通道)逐步恢复客运通关,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当天,南国早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在东兴口岸、友谊关口岸、南宁机场直击通关现场情况,有不少3年未回家的中国公民从越南、柬埔寨等地回国,踏上回家路。
东兴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1月8日上午,东兴口岸迎来政策调整后的首批入境的中国同胞。

在东兴口岸,入境旅客有序办理通关手续。记者 钟小启 摄
以后想回家就回
“欢迎回国,欢迎回家!”当天上午9时,一批中国同胞拖着行李,从越南芒街口岸走来,跨越中越国界线来到东兴口岸,现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他们做好通关服务。
36岁的梁小新是广东揭阳人,在越南从事塑料塑胶生意已有5年,亲属都在老家。疫情前,他每半年回一次家,有时还会带家人到越南旅游。“我已经三年没回家,太想家了。”梁小新说,他原计划今年元旦申请回家过春节,已做好核酸检测、线上预约、落地隔离等准备。后来,得知国内政策调整了,他激动得两天没睡着觉,回国不用线上预约和隔离,回家就方便多了。
根据最新的通关政策,入境人员填报入境前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向海关提交健康申明卡,即可按常规流程入境。1月8日,东兴口岸按照政策相应调整了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经东兴口岸一桥出入境人员共892人次(入境860人次,出境32人次)。
盼生意再旺起来
东兴与越南仅一河之隔,在疫情前,无论是到东兴旅游还是跨境游,东兴口岸都是游客最常去的打卡点之一。虽然中越跨境旅游尚未放开,不过当天上午10时许,前来东兴口岸的车辆和游客络绎不绝,许多市民及游客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到东兴口岸旁的景点拍照留念,期待着能够跨境游。
来自辽宁的张先生说,他第一次到东兴旅游,正好赶上政策优化后东兴口岸开通关。前些年,他曾计划和家人去越南旅游,但后来被疫情耽搁。目前,他已在为跨境游做准备。
“很久没在口岸见过这么多人了。”看到口岸热闹的场面,在东兴市新华路经营越南特产多年的老板许女士难掩激动。她说,这几年生意很难做,1月8日这一天,对经营户而言,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大家都希望生意能够重新旺起来,对经济的恢复充满信心和期待。
可降低工作成本
东兴市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河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拥有东兴口岸(一桥)、东兴口岸(二桥)及东兴浮桥等与越南开展商贸旅游的“三大通道”。
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中越边境的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内,从越南入境中国、从中国驶向越南的货车络绎不绝。随着政策的调整,从8日起,互市区内不再划分风险区作业,也将不再对货物进行消杀,在此工作的边民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和闭环管理。
方先生是东兴市东兴镇人,去年来到互市区从事代驾工作。政策调整前,他须接受闭环管理,即便离家只有几公里,有时也得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如今政策调整了,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和成本,回家想回就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