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热作所(东盟)亚热带植物园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基地概况

广西热作所(东盟)亚热带植物园位于南宁市北郊邕武路21号,园区面积1510亩,包括核心区科普园,以及木薯、芒果、龙眼、剑麻、甘蔗、茶园等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和实验基地,园内保存有4100多份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是广西区内保存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资源种类最多的单位,也是全国最重要的三个热带作物品种资源保存基地之一。

基地于 2006年荣获南宁市“绿色环境教育基地”称号;2008年得到共青团区机关工委授予的“区直机关青年活动基地”称号;于2013年被广西科协命名为“广西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被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授予“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2022年被中国科协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特色及成效介绍

基地以亚热带植物、南方果林为特色,突出热带农业科技科普主题。整个园区设有多个特色景区如棕榈植物区、池杉林、马拉巴栗园、名优树木园、热带水果园、种质专类园等,配套建设2000平方米科普体验中心和3000多平方米的青少年研学农场,以及树人屋花果房、叶子世界、热带作物科普长廊等科普场所,是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植物观光、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园区。

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农业科技资源,推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活动。科普基地形成了一系列具自身特色的科普研学项目,将植物游赏、科普讲座、动手体验等相结合,如“薯你最棒”木薯主题研学活动、咖啡DIY、热带水果猜猜猜、亚热带植物王国探秘、树人屋自然课堂等,多角度向公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满足了时下公众多元化的需求。

结合中小学校劳动、科学、数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策划青少年专属研学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将场景式科普、体验式科普、互动式科普、探究式科普相融合,开设热带作物研究系列--树木年轮观察、显微镜实验观测、自然中的数学、土壤结构研究等探究式科普研学活动,将校内学习延伸至校外。2022年先后有南宁三美学校、埌东小学、南宁二中凤岭校区、南宁三十六中等多家中小学校、高校到基地开展自然研学和团建活动,青少年参与活动人数达1000人次,服务落实“双减”,全面推进了大众科学素养。

注重科技资源科普化,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献智献力。基地常年组织开展科技下乡、乡村科普等活动,为地方产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2022年累计组织农业专家参加服务20人次,开展科技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数超2000人次。

常年与广西科协、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广西热带作物学会、广西农学会等合作开展热带农业主题科普活动。积极参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广西八桂科普大行动等重大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知识,搭建了科技服务公众的社会平台,科普影响辐射整个华南热区。

2022年工作成绩、获得荣誉:2022年5月份在云南举行的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工作会议上,基地被评为优秀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2021年度);科普工作人员参加2022年广西十佳科普使者选拔赛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广西选拔赛,获优秀奖2人次。

年度典型活动案例

2022年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热带农业主题活动

优秀科普基地-常年与广西科协合作开展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

优秀科普基地-环境优美的植物园区。

优秀科普基地-热带农业特色活动青少年劳动实践(收获木薯)。

优秀科普基地-依托丰富的物种资源开展科普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