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桂林市气象局


基地概况
桂林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广西科协命名为“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1月被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具备开展科普公共服务条件的室内外场所,常态化开展气象科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已持续提供科普公共服务满16年。每年在学雷锋月、“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节点举办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有稳定的科普经费投入或专项科普经费,有53名专(兼)职气象科普人员,科普教育工作成效纳入本单位绩效考评。
基地特色及成效介绍
创新开展“沉浸式”“行浸式”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培育公众创新思维和能力,积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从“观看式”向“体验式”转变,完善专业性、实践性、互动性的预报、观测、人影、主持“四体验”研学课程和互动项目,结合电商引流,推出“气象小达人”套餐。
一、坚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探索融媒体背景下“1+1”气象科普服务新模式。通过专家出镜、主持人出镜解说或情景短片、气象科普短视频等新方式,普及气象常识,10余篇气象科普短视频在学习强国、主流媒体上等推送。
二、将科普工作纳入桂林气象学会重点工作安排,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桂林市政府门户网站、景区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主流媒体发布主要旅游景区预报预警信息、农业气象生产建议等内容,建设农村气象科技示范园。
三、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创新开展了漓江沿岸“行浸式”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利用“3·23”气象日、“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八桂科普大行动开展科普宣传。加强校园特色建设,将每年的三月定为桂林市飞凤小学“气象科普活动月”,该校园气象站获“全国示范校园气象站”称号。桂林气象科普馆、飞凤小学获得授牌“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四、加大投入建设完善气象科普馆,积极探索出“沉浸式”气象研学创新模式,设计具备专业性、实践性、互动性的参与观测、预报、主持、人影“四体验”研学课程,结合电商,推出“气象小达人”套餐,获得第二届全区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二等奖,并获评广西气象部门创新工作。
五、积极参加科普竞赛活动,硕果累累。年内桂林市气象局获得广西气象科普讲解比赛优秀组织奖,在2022年优秀气象科普课件评选中有10个课件分别获得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桂林古八景与气象》获得广西气象宣传科普短视频二等奖。
年度典型活动案例
举办了桂林市气象局2022年全国科普日暨“气候资源保护 助力‘双碳’目标”科普活动,获得中国气象学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