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白:“村晚”越办越红火
1月24日,大年初三,博白县水鸣镇西塘村白面麓生态园里灯光璀璨,热闹非凡。该村第14届春节联欢晚会在这里举行。至此,西塘“村晚”已走过了整整14个年头。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村晚”别具一格,这份“茶话会+表演”的新春“文化大餐”接地气、亲情浓、能量正,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每届‘村晚’都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从导演到主持人都是乡亲,没有官方组织,全凭村民意愿。”晚会组织者冯李明感慨地说。
西塘“村晚”历经数次传承和创新,越办越红火,成为大家的春节习惯和美好记忆,也是当地乡村过年的文化样本。作为西塘村14届“村晚”的导演兼主持人王莹,已从当年的大二学生成为一名地道的西塘村媳妇,现从事中学音乐教学工作。
“从第一届西塘‘村晚’起我就参加了,到上大学再到现在参加工作,我和几个小伙伴每年都不会缺席,可以说‘村晚’陪伴着我长大,我也见证了‘村晚’的成长和村里的变化。”谈到“村晚”,该村村民王小龙颇有感触。
阳朔:城乡文化大餐闹新春
1月22日,阳朔县葡萄镇周寨村委举办新春文化活动暨孔明锁挑战赛,共设狮龙迎春颂太平、文艺演出、诵读《诫子书》、祭祖祈福等项目,让村民度过一个独具特色的春节假期。这是该县为人民群众精心准备新春文化大餐的有力举措之一。
春节期间,阳朔县围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因地制宜策划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新春文化活动,精心准备文化大餐。其中,以壮族人口为主的高田镇安排滚铁环、踩高跷、打陀螺、贴鼻子、夹玻珠等活动,邀请民间优秀戏曲表演团队、舞狮舞龙展演。白沙镇在金桔广场还开展多种春节游园趣味游戏,举办篮球赛,丰富群众生活;金宝乡则组织开展彩调展演、游园活动等项目;普益乡组织返乡大学生、务工人员开展新春阅读分享会。通过丰富多彩、特色凸显的新春文化活动,让县城、集镇、村屯洋溢浓郁的春节文化气息。
兴业:城隍麻饼满街飘香
又到一年麻饼飘香时。春节期间,走在兴业县城隍镇的街道上,一家家手工麻饼店随处可见。它们大多坐落在家门前,顶棚下炭火正旺,三五人围坐在一起忙着制作麻饼。
现场制作好的手工麻饼满街飘香,令人垂涎,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民俗年俗风景。
城隍麻饼,也叫“芝麻饼”,因其饼面撒满芝麻而得名。2021年8月,城隍麻饼制作技艺入选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麻饼是城隍镇有着上百年历史传承的特色年货美食,是当地群众过年必备的小吃,寓意吉祥如意,也是走亲访友送宾朋的年货之一。“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城隍麻饼已基本形成了一条产销链,产品远销两广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城隍镇公共文化服务站站长钟显雁说。
小小的麻饼,制作起来含糊不得,从淘米到糯米磨成粉,再到和面,每一步制作都有讲究。饼皮是糯米制作,饼馅一样采用糯米粉,一样食材做出不一样的口感。“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制作麻饼的手艺不能断,会一直传下去,让孩子们继承这个手艺。”做麻饼已经30多年的摊主黄勇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