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秀区:“村BA”赛事密密排
新春的夜晚,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那救村一带寒风呼啸,记者裹紧羽绒服仍然觉得手脚冰冷,但那救村的灯光球场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常。2023年那救村春节篮球邀请赛(女子组)比赛近日火热开赛,伴着本土解说员不时夹带乡音的幽默解说和现场观众热情的欢呼,场上两支“娘子军”斗志昂扬,比分一直只相差个位数。
刘圩镇篮球协会会长谭家志告诉记者,现在刘圩镇各村都有自己的标准化篮球场,农闲、周末都有人练球。“我们村的篮球场刚铺了橡胶,办赛条件更好一些。”一旁的“东道主”那救村党总支书记梁志成自豪地说,此次“村BA”的消息一发布,各村的年轻人就踊跃报名,最终刘圩镇15个村(社区)及刘圩中学共组成16支男子球队,团黄村、谭村等5个村还组织了5支女队。没能参赛的村民也积极捐款,不到10天就凑齐了办赛费用。由于参赛队伍数量超出预期,主办方不得不密集安排赛事,每天要举行3—4场比赛才能确保在农历正月初五晚上决出冠亚军。“这两天天气这么冷,观众席还是场场爆满。”梁志成说。
平果:过年回家为乡村建设出点子
今年春节,平果市海城乡利用乡贤和在外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民主议事活动,大家围绕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环境治理、返乡创业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并确定在春节期间举办写春联送祝福、篮球友谊赛、读一本好书、联欢晚会、移风易俗树新风等丰富活动,倡导群众健康文明过大年。
“我认为,要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贤李景松建议。“可以成立移风易俗宣讲团,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这能为群众减轻负担。”返乡青年农明德表示。在海城乡各村举办的议事会上,党员代表、乡贤代表、村民代表、村两委代表等积极发言,为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出好点子,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管”。
“大家劲往一处使,以新思路盘活用好乡村资源,发展壮大绿色生态产业。”海城乡党委副书记韦福星说,目前,该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正在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都安:返乡过节不忘公益事业
1月24日,从上海务工回来过年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三力村青年党员唐光盛、韦鸿才,组织同村回乡过节的韦吉凤、黄云年、蓝秋波等9人成立春耕春种生产互助组,热心帮助缺劳力、因病户的黄云勇、罗妈政等户开展春耕春种,两天来他们春种面积达12.3亩,解决了部分乡亲“急愁难盼”问题。
都安瑶族自治县有16万多人在外务工,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大多数都返乡与家人共度春节。他们在与亲人团聚之余,十分关注家乡建设,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都安保安乡河沌村中年党员陆文标从云南省蒙自市回乡过年,发现5盏太阳能路灯不亮。次日他自己带上工具,爬杆检修路灯。发现灯管坏了,他便自己掏腰包买来灯管,把这5根路灯修好。大兴镇骨龙村近百户人家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鲜红的春联。这些对联大多出自在南宁市青秀区某中学任教的党员教师王龙友之手,各种火红的春联,为村庄增添了节日气氛。
(记者 孟振兴 凌聪 廖庆凌 通讯员 陈燕华 韦炳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