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专题|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 最新报道 > 正文

点赞!广西这一创新做法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

2023年02月01日 21:21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李新雄 周惠 编辑:李良

记者2月1日获悉,广西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推出“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特色信贷产品,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纳入“桂惠贷”支持范围,建立区市联动的“政银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全区专利商标质押登记310项,同比增长222.92%;质押金额46.16亿元,同比增长362.99%。广西工作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的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广西“桂惠贷”提升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的经验做法还获得了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强化政策体系建设  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环境

自治区层面高位部署。广西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列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和“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中,纳入党委、政府对地方知识产权督查激励考核、督查检查考核、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考核等四类考核;每季度召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检查工作任务完成进度。

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工作统筹协调。

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财政贴息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创设“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实行名单制管理,名单内企业按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的3个百分点给予贴息,由自治区财政和企业所在地财政按照 4∶6比例分担。“桂惠担—科创担”中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费率不高于1.0%~1.2%/年;“创业担”中个人创业主体及小微企业主体贷款担保最高额度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且免收2022年担保费。

加强“政银企”联动  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质效

强化“政银”联动。创新知识产权信贷合作模式,广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11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知识产权、银保监部门联合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通报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强化“银企”对接。建立广西知识产权白名单推送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遴选607家企业列入广西知识产权白名单,推送给有关部门及银行金融机构,并加强白名单企业的动态监测。

树立“典型示范”。评选发布《广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典型案例》,深入挖掘广西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供给

打造广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发布平台,常态化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该平台共发布800余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80余款金融产品。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多部门联合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建设银行在南宁高新区落地广西首个“整园授信”模式;健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队伍;编制印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指南。

优化专利商标质押登记便利化服务。专利权、商标权质押登记办理时限分别压缩至3个和2个工作日。

多措并举交出亮眼成绩单

——知识产权经济价值有效盘活。2022年全区专利商标质押登记310项,同比增长222.92%;质押金额46.16亿元,同比增长362.99%。全区通过“科创担”方式对57 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行担保,融资金额2.07亿元。

——知识产权金融资源加快集聚。加强政银战略合作,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成功投放了广西首笔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质押贷款、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

——服务供给惠益面大幅提高。全区共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30余场,参与金融机构100余家,服务企业600余家,政策惠及企业2500余家,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中小微企业受益面。

广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励了科技创新。广西实有市场主体数量实现逆势增长,历史性突破400万户大关;有效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有效注册商标均大幅增长;1项发明专利荣获第23届中国专利金奖;3市3县2园区列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家级试点示范;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12家;新建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102家、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21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