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新春走基层丨守岗敬业

凭祥:园区企业全力冲刺开新局

1月31日一大早,记者走进友谊关工业园区的广西聚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坐在操作台上对零件进行加工、拼装,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工厂大概有120多名工人在加班加点作业,现在订单在持续增长,公司正在大力招工解决用工难问题。”广西聚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黄春明介绍说。

同样位于友谊关工业园区的凭祥乐球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也是机器声轰鸣,裁剪、上色、刷漆……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抢抓生产、赶订单。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凭祥市各工业园区的工人陆续返岗,园区内的企业也是纷纷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抢进度、赶订单,全力冲刺开新局,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为推动企业节后顺利复工复产,友谊关工业园做足前期准备,积极做好企业稳岗留岗稳增长工作,全力帮助企业尽早完成安全检查、岗前培训、招聘员工等工作。

凭祥市工信局经济运行股干部周佳玮表示,当前凭祥市持续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工作,全程做好服务企业的各项工作,解决用水、用工、用电等困难问题,积极为企业申请资金奖励政策,并及时兑现。鼓励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满产超产。


兴业:企业奋力实现“开门红”

2月1日,在玉林市兴业县天力体育用品厂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机器在忙碌地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加紧赶制订单。

春节过后,该厂迅速开工复产,抓时间、赶订单、忙生产。“我们初八开工,初九就开始加班了。目前有160万只球拍的订单,订单已排到了4月份。我们的产品以出口为主,销往欧洲、美国。疫情放开以后,国外客户下的订单更多了,预计今年比去年的出口量要大。”兴业县天力体育用品厂总经理何瑞说。新春伊始,兴业县各企业铆足干劲,开足马力抢时间、抢生产、抢效益,全力以赴抢开局,奋力实现“开门红”,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为支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兴业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强化措施,深入企业一线靠前服务,及时了解生产运作、市场销售及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等情况,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帮助其解决用工、用料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开好局、起好步。据统计,截至2月1日,兴业县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100%返岗复产。


青秀区:共护美丽乡村“净土”

“这一片长势不错,覆膜的效果已经出来了。”近日,寒风凛冽,坚守一线岗位的南宁市青秀区农业农村局社会促进股股长黎燕与种植户一起来到位于刘圩镇刘圩村的一片试验田,查看使用降解农膜后的马铃薯生长情况。

在试验田不远处,记者看到一小块深耕过的农田夹着不少农膜的碎片,黑色的碎片与黄色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触目惊心。黎股长伸手揪出一块残破不堪的碎片向记者解释道:“不少种植户使用的这种不达标农膜极难降解,不能回收再利用,不是留在土地里污染,就是被风吹得到处都是,还破坏环境。”记者了解到,目前青秀区一年农业使用的农膜达400吨左右,如不及时处置,必将产生后患。

基于此,青秀区农业农村局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尝试在刘圩村开展全生物降解农膜试验。“这40亩土地分别采用两种降解膜,每个月乃至每个星期,我们都要实地跟踪记录农膜降解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在现场采集数据的技术人员姚普远告诉记者,他们还在另一块3亩的试验田采用两种降解膜、不覆膜、国标膜和加厚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为下一步工作积累科学数据。


全州:77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

近期,持续低温寒冷天气,给全州县绍水镇1250多户种植户480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1月29日,科技特派员蒋启斌来到该镇食用菌种植户的大棚里,就寒冷天气情况下食用菌的种植与管护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保驾护航。

绍水镇食用菌种植户王书松说:“科技特派员一直坚持上门指导,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我有信心和决心,把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好。”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力度,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今年以来,全州县77名科技特派员纷纷下沉全县18个乡镇农村生产一线,深入生产加工企业、种植专业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科技培训,将种植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有力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 陈明桂 闭初健 孟振兴 王艳群 通讯员 黄聪 李丽 何少凤 邓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