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众多游客在桂林市秀峰区棠梓西巷“工匠精神”主题文化墙前拍照打卡。自2022年完成改造升级以来,该巷已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点。
棠梓西巷全长约100米,是500多户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年代久远,居民存在出行难、路不平、灯不亮等烦心事。面对问题,桂林市及秀峰区有关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向居民征求整改意见后,对小巷进行路面平整、增加夜景灯饰、修建文化长廊等改造,不但方便了居民出行,还使小巷成了网红打卡点。“改造过程中,我们按照‘一街一主题、一巷一景观’的标准,挖掘老街巷历史人文信息,实现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结合。”秀峰区秀峰街道办事处主任文斌介绍。
“以前我们小区没有充电桩,电单车充电时只能从家里拉线,家住四五楼的居民更是得从家里‘飞’出长线。凌乱的电线散布在居民楼边,万一有小朋友碰到裸露的电线就危险了。”家住桂林市漓江路银座小区的王先生说,“飞线充电”带来了火灾及行人触电等隐患。
针对这个问题,桂林市有关部门通过“敲门入户”宣传,以典型事故案例讲解,劝说居民自行收起电线,并引导其到集中充电桩充电。“现在小区里‘飞线’没了,充电方便了,环境更整洁和安全了!”银座小区的居民纷纷表示。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唐锋介绍:“2021年以来,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全市共消除电动车‘飞线充电’隐患5万余处,建成充电桩9.2万个,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背街小巷改造升级、整治“飞线充电”,是桂林市通过创新开展“一月二主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具体举措。2022年,该市共开展市容专项整治行动82次,治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脏乱差”问题764条(个)次,整治“飞线充电”行为2260余次,纠正人车混行、逆行、不各行其道等不文明行为2600余起……
今年,该市将继续组织开展“一月二主题”专项整治活动,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入细致做好入户调查和宣传引导工作,持续提升市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