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携手拓展,共建陆海新通道

新闻眼共行天下大道,共创美好未来。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20周年,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广西代表团出访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之际,广西日报记者邀请各方面人士,就深化务实合作谈体会、聊愿景。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既是民之所盼,更是历史潮流,必将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日益加强。2021年12月,中国、新加坡共同签署《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后,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日益丰硕。

从2017年的“南向通道”,到如今的“陆海新通道”,广西和新加坡始终是新通道建设的主要发起者、重要推动者和建设者。特别是2018年11月中新双方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对提升新通道国际地位、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经过6年合力建设,这条经广西沿海沿边连通新加坡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广西北部湾港为陆海联运门户,进而辐射南亚、中东、澳大利亚等,向北连通兰州、西安乃至西北地区,在中国广西等西部省份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共同打造下,已经成为我国西部第一条南北纵向货运大动脉和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在这条通道上,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贸易总量逐年攀升。截至2022年底,北部湾港—新加坡班轮航线开行491班,发运集装箱86213标箱,主要商品为冷冻产品、铁镍合金、化工原料及制品、机械设备及电器、粮食、建筑材料淀粉、磷酸等产品,目前新加坡班轮稳定每周2班开行。

近年来,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分别投资建设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通道重点物流枢纽项目。其中,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展示中心已于2018年9月正式开馆。目前,该物流园正加快建设,已成功引进上海金桥集团、新加坡叶水福物流、中通快递、复星国药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钦州集装箱中心站也已于2019年6月投入运营,2022年中心站累计办理量达40.8万标箱,同比增长28.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RCEP生效实施,广西与新加坡不断深化在经贸、投资、物流、通关便利化等领域合作。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和新加坡太平船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钦州港大榄坪南1号至6号泊位的建设运营,码头一体化整合成效显著,为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北部湾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02万标箱,同比增长16.8%,增速连续5年排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同时,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共同搭建“北港网”系统,实现在港货物等信息实时查询,有效节约通道综合物流成本。

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建成通航后,将成为世界与广西及我国西南地区贸易流通的中转通道和枢纽,打造面向新加坡、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和RCEP的开放合作高地。4月3日,在“陆海相联 命运与共”——中新互联互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广西—新加坡)经贸合作恳谈会上,平陆运河集团董事长王劼耘对平陆运河进行了主题推介,受到各方关注。通过此次推介,有望吸引新加坡的企业、投资商将优势产业、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带到广西,推动更多合作项目在平陆运河经济带实现转化落地。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提出要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目前,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正会同中远海运集团、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等单位推动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申报工作,愿意作为成员单位参与联盟组建的单位已达“30家以上”的基本申报条件,将进一步助力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