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社会 > 解读南宁工业发展密码 > 优布局 > 正文

抓政策,抢机遇 南宁迈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坚实步伐

2023年04月18日 19:39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胡戴炜 编辑:胡戴炜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18日讯(记者 胡戴炜)4月18日,记者从“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南宁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南宁市扎实推动现代化建设,在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全年生产总值5218.34亿元;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15.2个百分点,连续3年保持2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增长53.2%,增速创近21年来新高;接待国内外游客1.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19.2亿元;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7%,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

新闻发布会现场。 广西新闻网记者 潘锦才 摄

扩大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南宁渠道”影响力

2022年以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紧紧围绕国家赋予南宁的重大新使命,紧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化拓展“南宁渠道”,推动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连续6年进入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连续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全区第一,与东盟、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64.2%、45.9%。

2022年,南宁市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积极服务和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产业格局,以五象新区为主体,打造金融结算、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和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东部新城和“两港一区”为两翼,着力培育发展大进大出临港产业,打造向海经济先行示范区和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重要承载地。

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城市,南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开放优势,在更广领域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南宁与东盟产业链互补,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2022年,南宁实现吴圩国际机场口岸出口货物1小时内通关,南宁至越南北宁、北江铁路24小时、公路12小时“厂对厂”通达,打通跨境物流快速通道;同时,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千亿元产业,通过南宁至越南经济走廊、平陆运河经济带与区内沿边临港产业园区联动发展,以及与上海、深圳等长三角、珠三角东部地区合作,形成“国内研发+南宁制造+东盟组装”模式,把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跨境产业关键环节和链主企业留在南宁、留在国内。

“内外”兼修,为首府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在扩大开放,修炼“外功”的同时,也要打好自身经济底子,练好“内功”。2022年,南宁实现生产总值5218.3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1%;接待国内外游客1.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19.2亿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南宁沃柑、茉莉花、火龙果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工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2022年,南宁市工业快速发展其势已成,投资增速和总量均排全区第一,增速创近21年来新高,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124个,其中百亿元项目7个、超过前三年总和,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2个、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新能源电池项目5个,总产能超100GWh,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新赛道上抢占了一席之地,实现经济循环从“房地产—基建—金融”向“产业—科技创新—金融”新循环转变,工业千亿元重点产业加速培育,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此外,为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南宁市还推出超260条助企纾困举措,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230亿元。同时,创新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领导联系规上企业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机制、重大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四个机制”,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等行动,畅通“办不成事”反映渠道。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2.18%,今年一季度新登记3.79万户、增长7.11%,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94.78万户。

提升城市“软实力”,拓展“中国绿城”新内涵

城市建设事关城市形象,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近年来,南宁市在提升城市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活力四射的文化之城。2022年,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7%,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同时,南宁市还聚力推动绿色发展,重点发展光伏等新能源发电,2022年,投产并网风力、光伏、生物质、垃圾焚烧等发电项目164万千瓦;深入开展绿色家庭、学校、建筑、社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2022年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5314个,施划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2416个,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市、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以上投入民生领域,城镇新增就业7.44万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邕留邕就业11.8万人;建成投入使用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共45所、新增学位超4万个;医疗机构新增床位数1891张;分配保障性住房1.57万套,惠及4.7万名困难群众。

此外,南宁还积极打造文艺精品,擦亮城市文化品牌。以“绿城”为主题,举办音乐节、动漫展、相亲大会等节庆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爱在南宁、爱上南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融合发展,塑造城市独特的DNA和文化IP,让南宁更具吸引力、影响力,既有书卷气,又有烟火气。

下一步,南宁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抓政策、抢机遇,拼经济、搞建设,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加力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