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门和工业振兴特派员多次到公司调研,讲解企业梯度培育政策,帮我们解决了林权证办理、融资等问题。”广西玉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凡说,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帮助,公司今年上榜2023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

名香园自动化生产线。
近年来,灵山县不断建立健全培育体系,实行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深挖各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力量,构建起“规上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对规上企业、高新企业的跟踪、调研和分析,根据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等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仅两年时间,该县专精特新企业从0到4,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2年我们获得了自治区统筹支持工业振兴资金120万元,公司投入360多万购买了一批全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车间全数字化控制。”广西名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忠惠告诉记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比重逐年上升,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超21%,年产值超2亿元。

天山电子无尘化车间。
据介绍,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质增效、上规扩产、技改升级、挂牌上市,灵山县还研究出台了《灵山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与加强经费管理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实施办法》等若干政策,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企业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孵化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获批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的科研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资金支持等。同时,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至15%政策,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今年1—6月,该县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投入3453.9 万元,同比相比增长12.6%。

百菲乳业员工在数字化车间中控室作业。
灵山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近期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工业企业挂点培育机制,持续完善常态化企业帮扶机制,力促更多中小企业实现升规入统、稳健发展,为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