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是青年男女期盼的传统节日——七夕。在这浪漫时分,情侣相约团聚,共享甜蜜时光。记者发现,追求仪式感的年轻人奇招迭出,用尽心思把传统节日过出了新感觉。
表白,玩出新“花”样
传说中,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人们也常称之为东方情人节。这一天,许多人会用花束表达对爱人的爱意。
优雅的郁金香、纯洁的白玫瑰、可爱的洋水仙……每年七夕,随处可见的花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色彩。而今年,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创意,让花束“卷”了起来。

8月22日,一对情侣抱着巨型气球玫瑰逛集市。
8月22日,记者在南宁市青秀区一创意市集看到,巨型“红玫瑰”立在摊位门口,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摊主覃女士介绍,这些玫瑰花高1.4米,都是用气球制作的,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花朵的颜色,“鲜花花期比较短,而这些气球花束能放半个月以上,今年我们准备的产品早早就被预订了”。
“这样的花束很特别,虽然和鲜花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回头率百分百,同时拍照也很出片。”前来购买气球花束的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和女朋友在一起的第三年,以前他每年都送鲜花,今年打算制造一些惊喜,“这种花充满童趣,我觉得很有仪式感,也希望她喜欢”。
相约,漫步“鹊桥”上
七夕与“桥”素有渊源。“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七夕织女渡河,以鹊为桥。“桥”是描写牛郎织女神话的象征意象,“鹊桥”营造出相别相聚的柔情与缠绵。在广西,同样不缺“鹊桥”,它们见证了无数恋人的幸福时刻。
2009年建成通车的南宁大桥,因其总长1314米,寓意一生一世,被不少人称为“爱情桥”。南国早报记者走访发现,每当夕阳西下,便有不少市民带上爱人,一起在附近欣赏夕阳西下、长虹卧波的美景。
8月21日晚,记者遇到了在南宁大桥下散步的黄先生和林女士。黄先生说,2019年,他在工作中与林女士相识,相恋一年后便结婚了,如今两人饭后常常到大桥下散步,“这座桥见证了我们从第一次约会到结婚的过程,1314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爱情的坚守。七夕节当天,我一定会带着她再走一遍”。
桥似乎冥冥之中就与爱情有所关联,也成了动人爱情故事里一根剪不断的绳,牵引着人们情感的归属。记者在社交网络上查询发现,南宁民歌湖畔也有一座爱情桥,七夕夜,不少恋人相会于此。此外,河池市宜州区的“刘三姐故居”景区也有一座定情桥,更是成了热门打卡点,每年七夕节、中秋节,许多壮族青年男女会在此相会,在桥上对歌定情。
祈福,传统且浪漫
七夕佳期,古人常拜月祈福、食巧果,赞美星河鹊桥下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佳话。如今,不少年轻人也通过传统的方式,体验七夕的浪漫,感受七夕的仪式感。

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城隍庙里的许愿牌。
“愿此情,亦如七夕,亦是朝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8月22日一早,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城隍庙里,就迎来了前来祈求爱情的年轻人。“愿得良人,一生平安。”在南宁上大学的小周一边在祈福带上写下心愿,一边说“希望今晚可以表白成功!”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市民小李特地穿上汉服前来祈愿,她告诉记者,穿上汉服过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挂祈愿牌,让她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浪漫,也更加珍惜爱情。
不难看出,在美好习俗的“变与不变”中,现在的年轻人正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古典韵味与时代元素巧妙融合,让传统文化更加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