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专题丨致敬2023八桂楷模 > 先进事迹 > 正文 |
“中国拱桥名片”郑皆连 年过八旬依然潜心研究修建拱桥 |
2023年08月27日 22:58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王希 |
|
新闻眼8月24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南宁举行2023年“八桂楷模”发布会,授予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陆秀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控制与软件首席技术官刘昌业,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姜晚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八桂楷模”称号。 郑皆连,路桥工程专家,广西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突破一个个创新“无人区”,为中国桥梁建设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引领中国拱桥技术挺进世界前列。 1965年,郑皆连大学毕业后到广西工作,向拱桥科研高峰一次次奋勇攀登。1968年,首创我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方法,建成我国第一座无支架施工双曲拱桥——灵山三里江桥,解决了不立拱架修筑拱桥的难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参与修筑大桥40余座,当时广西七成公路大桥都采用了他的原创技术。2018年在设计建设广西平南三桥时,他带领研究团队提出了跨径560米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并主动“请缨”担任大桥专家组组长,最终促成相关部门批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较设计单位推荐方案节省投资9千万元,每年节省100万元维护费。通过发明“地下连续墙+注水泥浆加固的卵石层”等关键技术,保证了平南三桥高质量建设,打造了世界瞩目的品质工程。目前,80多岁的郑皆连仍然活跃在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第一线,主持在建的天峨龙滩特大桥,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拱桥。 郑皆连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李国豪桥梁原创技术奖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带领的大跨径拱桥研究团队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022年获首届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