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头条NEWS关注丨广西这里的电动车36秒下线一辆,外国记者都想开回家

机器人电焊

管材加工精确度误差小于0.5毫米

36秒下线一辆整车……

在广西贵港市,有着一个位列中国第四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零部件配套、智能化水平均排名全国前列,这就是位于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电动车质量好、品质佳,连外国记者都想开回家!

外媒代表参观电动车展示中心。陈冠言 摄

10月25日,在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来自东盟国家的近30名主流媒体、华文媒体代表切身感受到当地智能化生产的高效率,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36秒下线一辆整车,如何做到的?

在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整个生产线繁忙有序,生产规模和自动化水平令人赞叹不已。在原料加工车间,伴随着耀眼的火光,机器人点焊房里滋滋声不断、火花飞溅,这样的生产场景让外媒记者啧啧称奇,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相机。

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朱小兰介绍,绿源广西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4亿元,建设10条生产线,建成达产后电动车年产能将达200万辆,预计年产值50亿元。2022年,绿源广西生产基地实现电动车产量52万台;今年计划产量100万台,产值将达15亿元。

外媒记者参观生产车间。陈冠言 摄

外媒记者参观生产车间。陈冠言 摄

目前,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累计引进爱玛、绿源、台铃、立马、五星钻豹、欧派等国内知名整车企业以及豪派、飞能等配套企业共100多家,建成投产50多家,形成年产500万台两轮电动车、50万台三轮电动车以及500万台 (套) 电动车零部件的产能,本地配套率达 80%,品牌集聚度、零部件配套率智能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绿源生产车间内的电动车。陈冠言 摄

港北区的电动车企业产品种类齐全、品质精良,有电动自行车、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高速摩托车等型号100余款,从续航、安全、智能、节能等方面都领先业界,辖区内的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检测水平居全国前列。

泰国记者参观体验电动车。陈冠言 摄

泰国网络达人体验电动车。陈冠言 摄

柬埔寨记者在电动车展示中心里与产品合影。陈冠言 摄

外国记者骑了广西产的电动车,想要开回家

在基地内,外媒记者们还体验了一把骑新能源车。来自老挝的记者表示驾驶体验感很棒,还发出提问:“可以骑到老挝吗?好想骑回去”。

体验驾驶电动车。陈冠言 摄

柬埔寨新鲜新闻网副总编辑万松荣说:

“柬埔寨也有一些电动摩托车,但是我没有骑过,因为我觉得速度很慢,没有汽油摩托车快,我刚刚试过之后,感觉它跟汽油摩托车一样,速度很快!”在试乘电动自行车后告诉记者,现在柬埔寨政府鼓励民众出门开电动摩托车或者是电动汽车,这样既有助于环保,又可以减少民众在油费上的开支。“我觉得柬埔寨的民众一定会喜欢这种电动车的!”

在电动车展示馆内,一台警车涂装的迷你电动车引起众多外国媒体兴趣,泰国网络达人直呼太可爱了。

贵港制造的电动车远销国外,出口贸易额达870多万美元

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进口成本降低和出口机遇增多,为区域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贵港市致力于建设万亩电动车产业园,重点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集群,打响“好电车、贵港造”品牌。

柬埔寨记者感受骑电动车。陈冠言 摄

工厂内摆放着整齐的电动车。陈冠言 摄

随着今年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启境外巡展,贵港市港北区新能源电动车亮相新加坡、菲律宾、老挝等国家,车企与当地企业、居民面对面交流洽谈,与东盟近10家商协会建立了联系,与印尼签署2万台新能源电动车定向采购合同。

2022年,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出口贸易额达870多万美元。目前,港北区的新能源电动车已出口至印度、泰国、荷兰、尼泊尔、秘鲁、哥斯达黎加和马达加斯加等多个国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