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一场多方共赢的“双向奔赴”——来宾市与茂名市共同打造粤桂协作“新样本”综述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大石山区忻城县的地貌特征。近年来,乘着粤桂协作的东风,这山旮旯里建起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产业园——广西忻城茧丝绸产业园。该园区是粤桂两省(区)紧抓“东桑西移”的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依托忻城蚕茧资源,投入帮扶资金7326万元,引进大湾区龙头企业共建,今年刚投产产值就达1亿元。

粤桂协作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一期项目)鸟瞰图。图片来源:来宾乡村振兴微信号

“这是双赢的选择,是面向未来的双向奔赴。”广东省茂名市驻忻城县粤桂协作工作组组长,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叶茵茵介绍,园区全面建成后产值将超100亿元,真正成为全国第一的单体茧丝绸产业园。

自从来宾市与茂名市推动粤桂协作有关工作以来,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两省(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组织领导、产业协作、人才支援、振兴乡村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双向奔赴、多方共赢”的协作机制,努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新样本”。

创新“链式”协作 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粤桂协作的本质就是要推进优化两省间的差异化产业布局,为此,来宾市和茂名市提出了“链式”协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的方针。“广东研发+来宾制造”“来宾生产+广东销售”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过程,正体现了产业梯度转移以及生产力布局和优化的过程。

产值过10亿元的高新企业广西中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平介绍,企业抓住粤桂合作的良好机遇从广东落户来宾,共建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如今已发展成为本部在来宾、研发基地在深圳的国内电子屏幕龙头企业,“园区为我们科技企业量身设计,由当地建设,让上下游企业可拎包入住。”通过上下游企业向园区聚集,达到“引进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图为广西中沛电子信息产业园。

中沛公司的成功得益于粤桂的“互补”与“携手”。来宾方面,依托农业、木材、矿产以及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通过产业链招商逐步形成以碳酸钙、木材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产业体系,以牛、羊、蚕、茶、药为重点的农业产业体系,以康养、旅游为重点的商贸流通体系,形成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的新格局。茂名方面,引领和撬动结对县(区)全产业链发展。在忻城县协作建设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牛业、羊业全产业链项目南方牛都和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在金秀聚集500多家经营主体,打造集研发、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及康养于一体的瑶医药产业链。目前,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各获评1家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3年5月13日,金秀举办2023年“党旗领航·粤桂协作·康养金秀”广西供销大集巡展金秀分会场活动。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图为粤桂协作瑶医药产业园。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粤桂协作项目——瑶膳预制菜食品加工产业。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创新社会协作 携手共享红利

大瑶山麓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风景如画,是桂中乃至广西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今年以来,该县共接待来自广东的游客120余万人次,说粤语的“老乡”已成为当地“顶流”,甚至许多直播带货的瑶家阿哥妹们都在学着用粤语介绍大瑶山的红茶、灵芝、八角。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炳吉介绍,每年金秀都推出大量的“粤客游金秀”的优惠政策和推荐活动,甚至疫情期间还推出了“点对点”旅行的特别活动,到金秀康养已经成为广东游客的重要目的地。而来自茂名等地的20多家携手旅行社也赚得盆满钵满。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茂名游客组团到广西旅游人数增长了300%。

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滴水村“红十月”露营基地。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首趟粤桂协作“茂名-金秀”旅游专列开通,助力金秀旅游发展。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除此之外,在医疗和教育方面,茂名和来宾两地也不断深化交流:实施了学校结对帮扶、师资培训、人员交流、教育信息化等教育协作共育工程,按照茂名市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集中支教的师资团队在来宾打造4个“东西部协作实验班”,学生成绩明显提升;创新打造东西部协作“5G+远程”医疗会诊平台,首创东西部协作医院第一主任制度,安排70余名茂名交流医生担任协作县医院科室第一主任,整建制带动来宾市、县医院专科团队。2021年以来,两市累计互派交流医生163人次,为农村群众会诊4万余人次,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引进医疗新技术32项。

支教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创新基层共建协作 精准帮扶振兴乡村

2019年以来,茂名市组织了4个市(区)直单位、34个乡镇、42个村、16个企业、6个社会组织,“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结对帮扶来宾市的22个乡镇和68个村。通过在资金、产业、劳务、消费、基础设施等方面实行“一镇一策、一村一策、一企一策”等精准帮扶,在广西率先实现协作县所有乡镇和原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图为六段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图源:粤桂协作微信号

茂名市还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经验,为来宾引进东部先进的理念、规划运营公司等,累计投入协作资金7936万元打造21个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金秀六段村、滴水村先后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六段村入选全国首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并借鉴推广广东“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经验做法,开展“我在广西有个园”活动,引导动员广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采取自愿认捐、托管等方式,与来宾市结对帮扶村共建“一个园”“一块田”“一片林”“一间房”等,助力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园”83个,认捐资金达149.5万元。

报纸版面截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