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河池检察院积极完善犯罪预防体系,筑牢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防火墙”

“饶妈妈,我要举报……”2023年8月18日晚,河池市宜州区第六小学法治副校长饶远玲在开展预防性侵害主题法治课后,一名六年级女生向其述说自己被中年男子猥亵后大胆反抗并向家长反映的经历。

罗城二小学生认真阅读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手册。

这是河池市检察机关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之一。近年来,河池市检察院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隐蔽性强以及发现难、干预难等突出问题,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带领全市检察机关着力解决未成年人保护难点堵点,提高综合保护水平。

以三项制度夯实保护根基

河池市检察院与河池市公安局联合会签《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侦查工作制度(试行)》,通过提前介入机制发现其他案件线索9件,相关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至13年半不等;与河池市教育局、公安局联合印发《河池市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信息实施细则》,共推动教育部门开展入职前查询31073人次,不予录用2人,开展在职查询30951人次,解聘28人;与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教育局共同出台《贯彻落实从业禁止制度意见实施细则》,共提出从业禁止建议5件,目前法院采纳2件。

宜州区检察院法治副校长周武、饶远玲向少数民族同学讲解法治知识。

以强制报告制度巩固保护阵地

“听了检察官的法治课,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强制报告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收获满满。”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中学校长说道。今年以来,河池市检察机关强化强制报告制度宣传,针对相关部门开展强制报告巡讲169场次,切实增强强制报告主体责任意识和协同配合意识,通过强制报告发现案件线索21件。2023年9月,宜州区某小学教师发现一起疑似侵害未成年人线索,上报教育局后,教育局向检察机关报告,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及时抓获,在教育系统形成典型引导。

检察院干警为学校老师开展强制报告制度专题讲座。

以防性侵害教育构筑保护防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身体的秘密吗?我们要怎样爱护我们的身体呢?……”河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的女童保护志愿讲师们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023年2月河池市检察机关4名检察官通过全区“女童保护”志愿讲师培训考核,进一步充实了我市检察机关志愿讲师团队伍。今年5月,广西儿童防性侵教育志愿服务项目(河池)正式启动,结合市检察院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检爱相伴 护未成长”法治巡讲活动,全市检察机关在全市109所中小学校开展“菜单式”法治巡讲活动。截至目前,共对预防性侵害等主题开展巡讲91场次。

凤山县检察院“女童保护”志愿讲师苏丽君开展防性侵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