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23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1周年, 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广西监狱”邀请与现行宪法同龄的监狱人民警察,讲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独有的“宪法故事”。让我们走近“宪法同龄人”,倾听他们对宪法的认识和感悟,细读他们与宪法共成长的故事。
宪法为我们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确保我们的工作合法、公正、有序

黎维新,鹿州监狱办公室副主任,出生于1982年,他与现行宪法同龄。
他参加监狱工作15年,工作中,始终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不仅仅是执法者,也是最贴近罪犯的普法者。因此,在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同时,他努力将宪法宣传教育融入罪犯改造日常,注重保护宪法赋予罪犯的合法权益,严格准确执行刑罚,引导罪犯树立法治观念,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罪犯正视自己的错误,使罪犯能够尊崇宪法、以法正心,积极改造奔新生。
我用行动守护宪法
宪法也在生活中处处守护着我

饶汉剑,北海监狱十监区副监区长,出生于1982年,他与现行宪法同龄。
他在北海监狱医院从事监管医疗工作,作为一名医生,他和同事们依据宪法,在医疗工作一线保障罪犯的生命权、健康权。
工作16年以来,他一直坚持做宪法的信仰者和捍卫者。
他用行动守护宪法,宪法也在生活中处处守护着他。宪法保障了他的各项基本权利,也让他知道每个公民都具有监督权,都有向他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使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他的工作进步提供强劲动力。
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忠诚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张夏梅,黎塘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出生于1982年,她与现行宪法同龄。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要在宪法的指引下,公平公正地保障罪犯合法权益,所以,她每天的工作都与宪法精神紧密相连。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办理的一起外省籍罪犯保外就医案件。这名罪犯今年8月份就被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但家属一直不愿意担保,保外就医手续一直办不下来。为了保障他的生命权,监狱经过长达3个月的耐心沟通,多次与其亲属对接,同时安排人员联系当地司法局,做通家属思想工作,征求担保同意并得到上级批复后,连夜驱车1300多公里,赶到湖北省黄梅县,第一时间办好全部手续。最终,这件保外就医案件跨省办理得以圆满完成。
有人问她,这样奔波对她来说值不值得?她坚定地回答:“值得。”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既要改造罪犯,也要切实保障法律赋予他们的合法权益。身着警服,就要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忠诚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