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实践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 罗杰峰:打造广西医疗卫生技术的高峰学科

广西目前有6家器官移植的单位和9家具有OPO资质的医疗单位,器官捐献总量连续多年排在全国前三。在腹部器官移植方面,广西已经进入全国前列,特别是多器官联合移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具有明显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罗杰峰表示,在心脏和肺脏器官的移植、移植基础研究方面,广西与全国和全世界大的移植中心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国际性大会探讨学习、增进交流,很有裨益。

今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这是我国时隔16年首次修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修订草案)》,将“捐献”二字正式写入条例名称。每一位器官捐献者的捐献都无比珍贵,目前中国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的供需比是1∶30。2018年,医科大二附院取得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资质,成立了一支独立于移植学科的专业OPO队伍,并朝着OPO建设学科化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成为国内组织架构及人员结构最为完善的OPO之一,人员分工明确,运行规范、高效。器官捐献例数连续两年居于全国第一,服务范围内百万人口捐献率超过1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动医科大二附院移植学科从高原学科向高峰学科迈进,不断推动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发展,首先要推进与之匹配的管理创新。其中最主要的是推进学科群的建设,器官移植是医学前沿皇冠上的明珠,集聚多学科的尖端技术,支撑术前术后的一系列医疗行为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019年10月,医科大二附院同时获批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5个种类器官移植执业资质;2020年8月,成立移植医学中心,医院开展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均由移植中心完成;2019年11月23日,启动广西首家“施予受”国家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2021年,医科大二附院成为全国第二家“植树中华—全国移植示范中心”。广西区域位置独特,器官捐献在面对东盟国家打造医疗“一带一路”当中可以产生技术高地的吸引力,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中国力量。

点击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内容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