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自治区民政厅评选认定第一批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后,日前,自治区民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地方志办联合评选认定2023年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14个、“千年古镇”5个、“千年古村落”1个,名单如下:
一、千年古县
上林县、横州市、柳城县、阳朔县、永福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荔浦市、合浦县、灵山县、桂平市、容县、陆川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忻城县
二、千年古镇
雒容镇(柳州市鱼峰区)、修仁镇(荔浦市)、廉州镇(合浦县)、石康镇(合浦县)、迁江镇(来宾市兴宾区)
三、千年古村落
军田村(象州县罗秀镇)
认定需符合什么条件?
千年古县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地名专名传承至今达1000年(含)以上,或历史上虽有短暂变更但又恢复使用至今的。置县1000年(含)以上,且今为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地名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知名度高。古县实体文化应含有下列一个(含)以上特征:特征明显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且富有传承价值的传统文化。
千年古镇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地名专名历代传承,至今达1000年(含)以上,名称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集镇或中心聚落形成至今达1000年(含)以上,且今为建制镇。地名实体文化内涵较丰富,独具特色;古建筑保存较好,传统风貌尚存;历史上为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重地。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等称号的,予以优先申报认定。
千年古村落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地名专名历代传承,至今达1000年(含)以上,文化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村落形成至今达1000年(含)以上;传统聚落形态和典型建筑保存尚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称号的,予以优先申报认定。
它们何以榜上有名?

上林大龙洞风景区。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上林县,南宁市辖县。唐武德四年(621)置上林县。上林,壮语Congzraemz,“上congz”指洞,“林raemz”指水,因县治设于有泉水流出的洞口旁而得名。地名专名传承、置县1402年。境内唐城唐碑文化、徐霞客文化、龙母慈孝文化、渡河公文化、万寿公文化等源远流长。

茉莉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横州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横州市,自治区辖县级市,南宁市代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安广县故治在今横州市治,为今横州市建置之始。唐贞观八年(634)改南简州为横州,传东晋名士董京秋夜泛舟郁江,见一仙人乘浮槎而来,横泊江浦,故名。横州得名迄今1380余年,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

柳城县沙埔镇境内的沙埔河犹如一条玉带。邓克轶 罗红高 摄
柳城县,柳州市辖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在龙江南岸(今柳城县凤山镇南丹村)设置龙城县。宋景德三年(1006),龙城县改名柳城县,以旧柳岭县、龙城县各取一字为县名。地名专名传承1017年。境内古砦仫佬族乡是我国唯一一个仫佬族乡,有着悠久浓厚的古朴民族风情。

阳朔遇龙河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记者 何学俏 摄
阳朔县,桂林市辖县。隋开皇十年(590)置阳朔县,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治今阳朔镇,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我国旅游强县。2022年辖镇兴坪镇被列入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名录。

永福县金钟岩。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永福县,桂林市辖县。唐武德四年(621)置永福县。因县治南五里永福山得名,迄今1400余年。永福县历史悠久、山奇洞幽、文化内涵丰富,是首批中国“福寿之乡”,有“广西民间艺术彩调之乡”之称。

恭城县城全景。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恭城瑶族自治县,桂林市辖县。据《恭城县志》记载:隋末置茶城县。唐武德四年(621)改恭城县。传因前茶税苛重,减免后以近似字改名。地名专名沿用至今1402年。县内上宅村于2022年被列入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名录。

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记者 巫美桥红 通讯员 周俊远 摄
荔浦市,自治区辖县级市,桂林市代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荔浦县。一说因荔江边有小水口通它地,江边水口为“浦”,故名。另一说荔浦原为荔蒲,因荔江边盛长荔草,似蒲而小,故名,后简写成荔浦。荔浦建县和地名专名使用至今2134年。荔浦文场、荔浦芋久负盛名。

合浦县夜景。合浦县人民政府供图
合浦县,北海市辖县。汉元鼎六年(前111)始设合浦县,属合浦郡,因处南流江等河流汇集入海之地得名,县的建置和地名专名使用迄今2134年。是中国南珠之乡、长寿之乡,素有“汉郡合浦,海丝明珠”之美誉。

灵山县六峰山。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灵山县,钦州市辖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置南宾县(治今旧州镇),唐贞元十年(794)南宾县改名灵山县,因境内有风景名胜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地名专名沿用至今1229年。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

从西山鸟瞰桂平。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桂平市,自治区辖县级市,贵港市代管。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置桂平郡、桂平县,因地处桂江(浔江古称)之滨,其地平坦辽阔且盛产肉桂而得名,地名专名沿用至今1521年。境内西山以“佛灵、林秀、石奇、泉甘、茶香”著称。

容县真武阁。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容县,玉林市辖县。晋武帝太康、太熙年间(280—290)在今县境设荡昌县,此为容县地置县之始。唐贞观八年(634)因铜州境内有大容山,故改铜州为容州,容县专名“容”字自始得名,迄今1389年。明洪武十年(1377),容州降为县,是为容县。县内经略台真武阁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被誉为“天南杰构”。

陆川县谢鲁山庄全景。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供图
陆川县,玉林市辖县。南朝齐(479—502)置陆川郡。地名专名自始出现,迄今1500余年。梁(502—557)废郡改为陆川县。陆川含义有两说:因境内有九洲江等六条主要河流,“陆”乃六谐音;“川”乃河流之意,故称陆川县。另一说因陆水得名。县内谢鲁庄园享有“岭南第一山庄”美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千年古村落秀水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富川瑶族自治县,贺州市辖县。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富川县,因地处都庞岭和萌渚岭余脉峡谷间,主干富江自北而南纵贯境内,如“川”字,故名。地名专名传承、县建制均有2134年历史。2022年,县内秀水村、福溪村被列入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名录。

忻城县城府瞰图。关鑫 摄
忻城县,来宾市辖县。唐贞观初置忻城县,治今城关镇,为今县名之始,置县、地名专名传承迄今1300余年。忻城,壮语Rinsingz,指石头城,“rin”指石头,“singz”指城。因过去县内石峰林立,群山环抱,故名。县内莫土司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建筑群。

柳州汽车城雒容物流基地。黎寒池 摄
雒容镇,柳州市鱼峰区辖镇。唐贞观(627—634),析象县地置洛容县,因此地位于洛清江畔,是洛清江山水秀丽容貌的代表,故名洛容。明朝光宗朱常洛即位后,为避皇帝名讳,依律改“洛”为“雒”。地名专名沿用已有1300多年。有雒容县署、洛江书院、城角屯古城遗址等文物古迹。
修仁镇,荔浦市辖镇。三国吴甘露元年(265),设置建陵县于此,唐长庆三年(823)为避肃宗陵号讳,以县驻地修仁乡为县名,称修仁县。修仁,因境内有修水、仁山,各取一字得名。地名专名使用至今1200年。古有名茶修仁茶,今存修仁文庙、古榕等历史文化古迹。

在合浦县廉州镇烟楼村,上万亩虾塘在晴朗天气下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观。 记者 周 军
廉州镇,北海市合浦县辖镇。唐贞观八年(634),越州改称廉州,因境内有大廉山而得名。宋代沿用廉州之名,元明清时期,曾改称廉州路、廉州府。廉州镇因明清时为廉州府驻地而得名,至今已有1389年历史。有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海角亭、东坡亭等文物古迹。

石康古城遗址。富霞 摄
石康镇,北海市合浦县辖镇。据《合浦县地名志》载:北宋开宝五年(972)撤销常乐州,将该州所属的博电、零禄、盐场合并,设置石康县,以“经久长存,令民安乐”为意取名,故沿用此名至今。有石康古城遗址、石康塔(顺塔)等文物古迹。
迁江镇,来宾市兴宾区辖镇。唐贞观五年(631),置羁縻思刚州。宋天禧四年(1020)废思刚州设迁江县,为迁江县得名之始,地名专名传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迁江地名来历有两说。一说因地处红水河与清水河交汇处,县城驻地屡经搬迁后定于此,故以“迁到江边”之意取名;一说迁江,壮语Cingq gyang,指正中心、正中央,表达了迁江与周边的人民自古以来对这块热土具有崇高的敬仰之情。有文辉塔、昆仑关战役指挥部旧址等文物古迹。
军田村,来宾市象州县罗秀镇辖村。据说汉朝曾在此屯兵垦田,故名军田。今当地村民仍称其地名为“那军”,“那naz”指水田,“军”为汉字直译。地名专名传承、村落形成已超千年。村中古城址残存有内外两重城垣遗址,据考古推断古城建筑年代为秦至西汉。

广西日报12月21日8版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