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预防为主 生命至上丨警惕!小举动也可能酿大祸

电焊工违规作业致厂房被烧,工人在工地随手丢烟头引发火灾……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可能酿成大祸。随着春节的临近,不少企业按下“快进键”,抢进度抢工期,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餐饮娱乐场所等很容易忽视一些消防安全隐患。为此,广西消防救援总队通过火灾典型案例,提醒相关单位和企业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燃”。

违规电焊导致失火

案例:2023年2月20日,因电焊工李某某电焊时操作不当,桂林市平乐县一柿饼作坊发生火灾。平乐县消防救援大队给予该单位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李某某被罚款500元。

同年3月24日,防城港市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贮罐区发生火灾。经查,该公司存在电焊作业未审批、违规动火作业、安全措施未落实等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陈某行政拘留三日。3月29日,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房发生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为56.5万元。经查,该公司同样存在违规电焊、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等违法行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给予该单位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因达到失火罪立案标准,相关人员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2022年5月,柳州市一物流公司安全主管谢某雇佣无证的杨某、覃某对公司的货架进行维修,因电焊引燃周围堆放的可燃物引发火灾,共烧毁仓库3个,造成财产损失225万余元。最终,谢某、杨某、覃某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一年至10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消防提醒:电焊作业属于动火作业,场所营业时动火作业、无动火手续作业、无证操作、操作过程中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不清楚周围可燃物等行为,都属于违规作业,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随手丢烟头酿火灾

案例:2023年6月,钦州浦北一在建工地发生火灾,装修用的泡沫材料猛烈燃烧。经调查,起火原因系该施工单位员工在施工现场违规吸烟,随处扔烟头,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该施工单位存在对施工现场及员工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浦北县消防救援大队依法给予该施工单位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

消防提醒: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施工人员违章作业、乱扔烟头等都容易造成火灾。在建工地要确保明火与可燃物、仓库的防火间距在20米以上,以防飞火。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残余火种要及时熄灭,并加强电气设备管理等。

未领证先营业惹祸

案例:2023年10月,柳州市一家湘菜馆未依法向消防部门申报“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未经消防救援机构许可,擅自投入使用、营业。柳州市城中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该餐馆予以责令停止使用,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年6月27日,南宁市青秀区一餐厅二楼发生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5.62万元,起火原因系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餐厅管理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餐厅内未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厨房有明火灶区域但未设置防火门进行分隔等,辖区消防救援大队依法给予该餐厅1.85万元罚款的处罚。

消防提醒:餐饮场所用火、用电、用气多,且人员密集,消防安全风险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场所负责人要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