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笔者来到玉林市玉州区腾扬村,见到了正在扩建自家鳖池的朱宗贵。
朱宗贵皮肤黝黑,身材敦实,性格乐观,精神气十足。“趁着这几天暖和,赶紧把鳖池扩建好,好早日投入鳖苗。”说完,朱宗贵又忙了起来。
朱宗贵在扩建养殖场。
2001年,朱宗贵和妻子陈霜结婚。婚后,朱宗贵在家种植水稻、蔬菜,空闲时候打点零工,妻子陈霜则在制衣厂上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收入还算不错,加上自己种水稻种菜,日常生活花不了多少钱。”朱宗贵笑着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朱宗贵的母亲患上冠心病,父亲被查出胃癌,妻子需要辞职照顾老人和小孩,生活的重担全落在朱宗贵一个人身上。“当时为了给父母亲凑钱治病跑遍了亲戚,生活压力非常大。”朱宗贵说。
2017年,经过调查摸底及公示,朱宗贵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享受到了扶贫政策。
“为帮助朱宗贵顺利脱贫,村里为其妻子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还为其符合条件的小孩办理了雨露计划手续。”驻腾扬村工作队员卢军说。
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不但减轻了朱宗贵的家庭负担,更激发了其内生动力。2018年,朱宗贵通过申请小额信贷,建起了养鸡场,养起了三黄鸡,“养鸡1年有1.5万元收入,再加上我和妻子打零工的收入和其他政策补助,一年收入有4万多元。”朱宗贵说,2019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街道、村两级的精准帮扶,他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朱宗贵家的黄沙鳖养殖场。
脱贫后仍不忘奋斗。2021年,朱宗贵在村里养鳖大户堂兄朱宗寿的资金及技术帮助下,投入6万多元修建一亩多的鳖池,购买一批黄沙鳖苗养殖,成活800多只。此后,朱宗贵每天起早摸黑,建鳖池、铺沙土、修过道,搞好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断虚心向有十几年养鳖经验的朱宗寿学习养殖技巧。
从饵料投放、常见病防治、鳖蛋孵化等基本知识学起,朱宗贵不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去年7月份,朱宗贵利用温室技术成功孵化了5000多只鳖苗,“今年打算扩建两亩鳖池,投放刚孵好的5000多只鳖苗。”站在养殖池边,朱宗贵正规划着未来,“第一批养殖的800多只黄沙鳖今年也能上市了,预计能收入12万元左右,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