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八桂美如画 “顶流”顶“出圈”

新年伊始,从“东方甄选广西行”到广西“小砂糖橘”火“出圈”,八桂“山美水美人更美”之风采越来越声名远扬。网红主播董宇辉对八桂山水的美评、“小砂糖橘”带来的“南北一家亲”……在新的一年里,不仅国内文旅市场热气腾腾,八桂的山水之美、风物之美、人文之美也在“顶流”的加持下展现出新年新气象。

网红主播盛赞八桂山水

八桂之美,贵在山水。自古以来,八桂的奇山秀水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他们寄情于山水,抒怀以表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那时候的士大夫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亦是“顶流”。韩愈一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让无数人对桂林山水神往。王正功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穿越古今,成为中国历代旅游宣传最具知名度和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在广西,能够让人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里的那一落山、那一抹水、那种动和静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一方山水中,能让人体会一种超脱山水之外的境界。在这里,春去秋来山色青,岁序更替水声鸣,山色常在皆如画,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东方甄选广西行”中,网红主播董宇辉在直播间对桂林山水的美评,令广大网友对八桂山水之美心生向往。

董宇辉赞八桂山水。唐国槟 摄

网友跟随董宇辉的八桂“小作文”,感受“广西便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如果在漓江之上,驾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在江上你可以静思岁月,让你明心见性,平心静气……在这里,你可以俯仰天地之大,山水之间,惊鸿一面,动静之间,雁过留声。这里的山不在高,它在奇、秀、美,山代表着品质,水也代表了品质,一个是挺拔、俊秀、刚毅,一个是柔顺、智慧、滋润,广西人可以说像山又像水,令人着迷。

“如此诗意点评、生动解读,让人对广西山水的美心驰神往。”“把广西的山水美景娓娓道来,从山水到人文,感觉到这是‘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方”……网红主播盛赞八桂山水,吸引数万观众点赞转发,令八桂之美再次“出圈”。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平台的地方形象宣传越来越引人关注。广西有“秀甲天下”的山水风光,近年来更是着力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如何让山水这张名片、生态这张金字招牌在社交媒体时代焕新“出圈”?

研究多年山水文化的广西文化专家黄伟林认为,这半年来,德天瀑布、桂林山水等,纷纷成了明星、网红“打卡”之地,从山水大片到主播美评,八桂山水之美越来越声名远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广西旅游,以及文旅产业呈现新的传播业态,更要重视中国古人的山水意识,重视多元化创新传播方式,让八桂山水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小砂糖橘”带火“南北一家亲”

八桂之美,贵在风物与人文。若问2024年开年备受瞩目的“顶流”,自然是我们广西的“小砂糖橘”。南宁11名橘色着装的小朋友勇闯哈尔滨游学,由于广西是砂糖橘的主产地,网友们给他们取了一个甜美外号“小砂糖橘”。纯真、可爱、坚强、勇敢的“小砂糖橘”们,被东北老铁“宠上了天”,吸引数千万网友“云看护”,更是引发了一场广西与东北的“双向奔赴”、“南北一家亲”的现象级事件。

“小砂糖橘”火“出圈”。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徐天保 摄

网友们看到“小砂糖橘”产生的效应,成了这个冬天最大的暖流、新年最火热的礼尚往来:广西以数百吨砂糖橘、沃柑等赠送东北老铁,千里远程、厚载甜蜜、情意满满,近200家广西景区向东北游客推出免费或优惠政策;黑龙江蔓越莓、五常大米千里回赠,情意浓浓,“小东北虎”“大冻梨”远赴来桂“交换冬天”;广西商务厅与黑龙江商务厅洽谈合作、南宁文旅组团赴哈尔滨深入交流,广西各地花式向东北赠礼、满怀热情接待东北老铁……“这是今冬最美丽的风景,这是新年最美好的启幕”“双向奔赴,感动泪目,民族大团结,南北一家亲”……网友们纷纷点赞好评,一股团结友爱的暖流溢满网络、蔓延大江南北。

“小砂糖橘”效应引发南北多领域热切互动。黑龙江籍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很关注“小砂糖橘”,向广西读者赠送了新著《如此容颜:梁晓声眼中的哈尔滨》,并激动地说道:“‘小砂糖橘’在哈尔滨很受欢迎,使我们南北两个城市的人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梁晓声向广西读者赠书并赠言。受访者供图

广西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东西热情回应梁晓声:“有来无往非礼也,现在,我也把我的长篇小说《回响》献给亲爱的黑龙江读者。”东西表示,最近广西和黑龙江相互回响、热烈互动,不仅彼此观赏对方的风景,也品尝对方的美食。黑龙江也是一个文学大省,有著名作家迟子建、梁晓声等,广西也有一支“文学桂军”队伍,希望南北进一步加深文艺交流合作。

东西向黑龙江读者回赠作品以回应梁晓声的热情。受访者供图

无论是“小砂糖橘”的可爱勇敢,还是“大沃柑”的知书达礼,抑或吃了蔓越莓“酸也是甜”的质朴良善……都让广大网友一改多年前对广西人的刻板印象,深切感受到了广西人的淳朴、和善、热情、友好。

“小砂糖橘”这一“顶流”“出圈”,令外界感受到了八桂“果盘子”的丰富多彩、八桂风物的无限魅力、壮美广西“山美水美人更美”,更喷发了“南北一家亲”、大江南北其乐融融的火热暖流。

善接流量也要夯实根基

八桂之美,无处不在,善接流量的同时也要夯实根基,“根深方能叶茂”。

进入新的一年,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到“小砂糖橘”等添薪加火爆火,到广西与东北“双向奔赴”、“南北一家亲”形成“顶流”态势,到大江南北文旅热气腾腾、各地文旅“卷”起来的火热局面,其中不乏“全国农业大摸底”“各地文旅‘内卷大赛’”等持续不断的热门话题……新的一年,注定是文旅产业蓬勃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提升的一年。

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深度报道《广西与东北的“双向奔赴”缘何成为“顶流”?》透视“小砂糖橘”爆红网络现象,文中谈到“裂变式互动传播揭示三大趋势”:“旅游社交化”“全产业联动”“南北大融合”等,认为既要善接“泼天的流量”,也要夯实“落地的根基”。

1月8日,来自广西南宁的“小砂糖橘”在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查看旅游纪念品。记者 颜麟蕴 摄

面临大江南北持续不断的文旅热潮,如何真正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多元化做好文旅创新传播,更要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曹光哲说道。在他看来,哈尔滨爆火给同为省会(首府)城市的南宁不少启发。哈尔滨把冰雪经济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从基础设施、景区提升、游客服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才有了后边的引爆点。我们需要找准南宁的文旅定位,树立起省会(首府)城市的文旅品牌。

曹光哲认为,应重点打造“中国绿城 老友南宁”文旅品牌。哈尔滨有独特的冰雪资源,我们有绿色的生态优势。以“绿城”作为城市底色,以“老友”作为城市精神,以民族、东盟为重点,将民族文化、东盟文化融入青山绿水中、城市生活里,以新场景文化方式,创造文旅融合新业态。诸如以邕江为轴线,打造民族特色文旅带,两岸布置特色文旅景致,将民族风味与邕江露营等潮流休闲相结合。建设东南亚风情街,融入东盟美食、演艺、工艺品等,让人像在哈尔滨感受俄罗斯风情一样,不出国门也感受到东南亚风情。将“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文化符号融入自然山水中,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融合新场景。让游客来到南宁,感受到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瓜果飘香,开放包容,宾至如归,如老友重逢,享受独具南国特色的省会(首府)风味。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夯实自身的硬基础和硬实力。相信在广西文旅一盘棋、全区上下齐头并进之下,八桂迈向“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