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2024自治区两会特别报道 > 融媒策划 > 正文 |
@网友,代表委员回你了丨代表委员用心用情的回应,哪句最戳你的心? |
2024年01月26日 17:34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卢惠敏 |
|
新闻眼“云”对话,搭建起大会与群众的“连心桥”。广西云构建“党媒+市县融媒体中心+党政企新媒体”联动传播模式,主动联合广西政府网、“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各市县融媒体中心及部分党政企新媒体,共同开展“我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建议”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基层干部群众对广西两会的意见建议。同时推出《@网友,代表委员回你了》系列视频,让代表、委员与网民进行“云”对话,就医疗社保、乡村振兴、文化教育、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共话民生,共促发展。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发展答卷。 1月15日起, 广西日报-广西云联合 “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 广西政府门户网站、 广西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 及全区党政企新媒体, 开展“我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建议” 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连日来,网友们一段段 “言值”颇高的意见建议, 得到了代表委员们 “政能量”满满的积极回应, 未来也将转化为政府工作的 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 接下来,一起看看代表委员们 扎实书写的“发展答卷”。 ↓↓↓ @爱喝六堡茶的白海豚: 钦州的文化氛围浓厚,尤其是作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更是承载了钦州人的文化艺术情怀。钦州的坭兴陶该如何将产业和文化进行更好融合,让钦州的文化产业更好地做大做强? 陈梅委员: 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钦州坭兴陶的关心与支持,坭兴陶在钦州有着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坭兴陶产业发展与文化是相互相通的,如果离开文化谈产业是很难发展起来。广西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今后, 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广西文化元素融入坭兴陶产品当中,通过文化元素带动坭兴陶产业发展。同时,也将设计出更多生活用具、艺术品,定制出老百姓需要的个性产品,制作更多的伴手礼,让老百姓更加了解坭兴陶喜欢坭兴陶,让坭兴陶产业与文化能更好地融合起来。 @呱呱咕咕: 提到巴马就让广西人想到“生态”和“长寿”。我们巴马打算怎么结合现在的旅游旺势做些新动作,让巴马的长寿特色品牌更出圈呢? 罗丽岩代表: 非常感谢网友对河池旅游的支持和关注。近期,我们南方的“小砂糖橘”和北方的“小冻梨”友好往来带动了南北两地的经济发展和文旅互通交流。这些年,来到巴马旅游的北方人越来越多,每年往返巴马并且在这里常住的“候鸟人”有10万人之多。近年来,河池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实施东兰、巴马、凤山旅游一体化。同时,强化区域旅游的产品互推、客源互送、市场共拓和行业共建。去年河池通了高铁,抢抓贵南高铁机遇,以高铁大通道引来了大量的游客,打造七大高铁旅游主题线路,这些线路都是跨县区甚至跨市、跨省的。同时,河池也在加快高铁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景区和旅游服务,让游客出行更方便,在河池有得玩、安心玩。 @心语心愿: 广西正在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产业,河池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带动河池经济发展,促进百姓增收呢? 覃可论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网友对河池经济发展的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许多重要表述都涉及我们河池,比如“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向深加工延伸”“加快首批7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等等,这些重要表述,实际上就是给我们释放了许多重大政策信号。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些政策,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突出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带动河池经济发展,促进百姓增收。 河池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全市已发现矿产53种,大型矿区95个、中型矿区114个。产能规模居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河池市有色金属产能为铅30万吨、锌90万吨、锑6万吨、硫酸120万吨……河池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强劲,南方公司是我市有色金属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广西工业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正在按照“2+5+N”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有色金属千亿产业集群,加快河池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百姓增收致富。 @加菲老大猫: 近几年,家乡周边的村子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对乡村规划,广西有没有具体举措能够让乡村建设得更好? 阳柳凤委员: 感谢网友对村庄规划工作的关注。乡村建设的指引图,有了规划,乡村建设才有章法、有规矩,确保各项建设依规开展,让乡村净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能留得住“乡愁”,又能激发乡村新动能,提升乡村价值。 比如,柳州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村庄规划保障了一批宅基地、乡村旅游和产业等用地,助力丹洲古城景区等4A级旅游景区创建,村庄美了环境,村民富了口袋。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工作部署,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积极指导各地完成了约6000多个村庄规划编制,保障村民“一户一宅”用地,补齐农村交通、公用公服设施短板,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工程,也要摒弃“大拆大建”的模式,我区新出台的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明确规划成果要体现“低成本实用性简易型”的导向,并落实“能用、管用、好用”的要求,规划图中要明确哪里可以建房,哪里安排公共公用设施建设,哪里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要严格保护等,在图上一目了然,说村民听得懂的话,画百姓看得懂的图,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还研发了村庄规划编制手机App等应用软件,让村民通过这些应用软件,填问卷、提诉求、查看规划成果,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规划者、实施者、监督者、管护者、受益者。 @月光凤竹: 乡村振兴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点战略,但乡村建设依旧缺乏足够的人才。建议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其他青年干部走入基层、深入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李燕梅代表: 非常感谢网友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关注,乡村振兴需要人才,而大学应届毕业生和青年干部在我们乡村发展产业、基层治理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大学应届毕业生和青年干部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思维,他们能够为乡村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比如我们古卯村,在种植六堡茶当中,这些大学生可以在种植、加工、网络直播带货等方面带来不一样的新东西。其次,他们有热情和激情,愿意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通过走入基层、深入乡村,他们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丰富了他们基层经历,提升了自己的素质。 因此,我认为鼓励应届大学生以及青年干部走入基层,深入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需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吸引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例如,通过给予返乡创业就业的青年一些优惠政策等措施,来鼓励他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等方式,来提升农村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当然,还需要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训力度,政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高农村青年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小渔: 我们村里这两年正在尝试做一些本村特色产业,虽然能产生点效益但是不太稳定,希望代表委员们能给我们一些方向,指导我们乡村产业应该怎样发展才能够保持增收。 农飘代表: 感谢网友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关注,我是来自崇左市夏桐村的支书。对于八角产业的发展,我们村是这么做的: 产业链延伸。通过科研创新,开发八角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产业链。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推广与宣传,提高村屯八角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质量保障。持续优化八角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绿色环保。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的精准营销,将发展产品销售给更多的消费者。 合作共赢。鼓励村民参与八角产业,形成合作社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与农户共同分享产业的成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婷婷妈: 我们是二娃家庭,孩子平时大病小病,看病中发现各医院儿科门诊总是人满为患,所以建议代表委员们多关注儿科就医难、分诊难问题。 杨克勤代表: 儿童就医困难的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对于贵港来说,贵港市委、市政府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大力支持贵港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儿童诊疗中心,大幅增加儿童的住院床位,增加儿童看诊的诊室。同时,增加家长的停车位,形成门诊、急诊、住院、康复、检查、检验、收费、出院等一站式医疗服务。 另外,贵港市人民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做足了充足人力资源储备的工作。现在儿童诊疗中心儿科医生有51个(不包括助培儿科医生)、医院实行全年无休,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施行分时段的网上预约诊疗机制,有效地缓解患儿的就诊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努力地提升儿童诊疗中心的诊疗水平以及服务能力,为贵港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单细胞: 我的家乡忻城有被称为“壮乡故宫”的莫土司衙署,有中国“四大名锦”之广西壮锦的代表忻城壮锦,还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山歌文化,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到忻城来旅游,忻城该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塑造文旅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IP,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呢? 兰培文委员: 非常感谢网友们对来宾忻城文旅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忻城有着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近年来,忻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长寿康养旅游。我觉得“文化旅游”是忻城的亮点,忻城有着悠久的壮锦文化历史,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的重要发源地,自明清时期,忻城壮锦就已经声名远扬。 如今,壮锦成为忻城旅游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大家一说到壮锦就能想到忻城。通过开发“壮锦研学体验”产品,让游客在忻城的旅游体验感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我们把传统壮锦开发成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旅游商品,比如壮锦壁挂、壮锦娃娃、壮锦高跟鞋等产品,根据当下国潮流行趋势,设计生产了壮锦马面裙等服饰新品。我们做的这些尝试,就是想让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让文化赋能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文旅IP,让流量变成留量。(本文部分视频素材来源:忻城县融媒体中心) @龙行天下: 运河修到了我们家门口,修好后家乡能有大发展,作为钦州人我很自豪。有了如此好的机遇,我们又作为港口城市,希望钦州能利用我们的港口优势抓住向海经济带动更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黄可明代表: 非常感谢网友关注到了向海经济,平陆运河修到了我们的家门口,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发展机遇。我们龙门港镇位于平陆运河出海口和龙门大桥的交汇点。海陆交通都非常的便利,区位优势也非常的明显。同时,我们还有丰富的海产品和众多的滨海旅游资源。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的推进和龙门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的契机,大力推动平陆运河龙门景区的开发。景区主要是依托平陆运河出海口、龙门大桥、龙门群岛等资源优势,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谋划打造看海民宿、山海度假、海上运动等一批滨海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我们的群众投入到文旅产业当中,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积极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当中,助推我们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落叶归根: 我是一位在柬埔寨的玉林华侨,今年想回国做一些投资,想了解一下,我们玉林的侨联组织有没有一些举措引导我们回国进行发展? 杨志光委员: 感谢这位侨胞对玉林的关注。玉林地处广西东南部,是广西第二人口大市,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玉林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加快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RCEP开放开发,大力推进向海图强。玉林海港码头建成开航,高铁、航空、海港、高速公路等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玉林市侨联大力推动侨商回归,打好“玉侨回归”玉品出海品牌,全力推动产业回迁、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和玉企走东盟、玉品走世界。 海外侨商回玉林投资,我建议重点围绕几方面开展。比如东盟中药材香料、农产品到玉林深加工,生产销往东盟的电机、农业机械等产业。今年我们将组织玉林企业到东盟考察对接,开展以商招商,精准对接。同时积极推进公共海外华侨仓建设,在华侨聚集的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地建立公共海外仓,推动广西产品走出去。在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尽力服务好侨商创业。 聚民智、惠民生。 活动开展以来,网友们围绕 文化与产业融合、打造旅游名片 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 一老一小、文旅消费 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等热点问题踊跃献策献计, 同时代表委员们也积极回应 网友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将回应民生关切作为 听取民意、改进作风、 科学决策、提高效率的重要路径, 为广西的高质量发展 蓄积创新力量,注入不竭动力, 推动广西在劈波斩浪中笃定前行, 驶向辽阔远方、浩瀚星海!
1月15日起,广西日报-广西云充分发挥“党媒+党政企新媒体”联动传播力量,联合广西政府网、“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及广西党政企新媒体,共同开展2024广西两会“我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建议”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基层干部群众对2024年广西两会的意见建议。同时,广西云舆情大数据分析出了网民关注的十大热词,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