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防风险、促发展、保稳定各项工作,为守住守好祖国的“南大门”作出钦州贡献。
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同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叮嘱广西要“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对广西不断谱写祖国南疆繁荣稳定新篇章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钦州南向大南海,相挽东盟十国,北联大西南,东融大湾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主通道的重要出海口,特别是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钦州将成为中国新兴的河口海岸城市,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使命。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国家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确保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民族宗教、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粮食、科技、数据等其他领域安全工作,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钦州作为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阵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主通道的交汇点,辖区设有自贸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需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中先行先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我们要更好发挥钦州区位、港口、平台、政策优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实施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园区改革发展等“九个突破行动”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木材及纤维加工等5个产业集群,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同时,敢于斗争,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全面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将“枫桥经验”向海上延伸拓展,推动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治安联防联控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及时化解各种重大风险隐患。守稳安全生产底线,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加强边防海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良性互动。
三、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提升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能力水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我们要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国家安全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在钦州落地见效。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构建起党委总揽全局、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纵横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把国家安全工作与改革发展工作同步谋划、部署和推进。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持续开展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忠实捍卫者,在全社会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强化科技赋能,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完善事项清单、督查考核等各项制度,切实形成协调、顺畅、高效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持续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智慧+法治思维+科技手段+群众工作+舆情管控”五项能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坚不可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国家安全,责重如山。钦州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烈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国家安全工作,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在促进祖国南疆安全稳定中走在前、建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