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共富路上追梦人丨覃向鲜:山坳小村飘莲香

图为时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在采摘九品香莲。柳州市柳北区委宣传部 供图

图为时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在采摘九品香莲。柳州市柳北区委宣传部 供图


覃向鲜,女,壮族,中共党员,柳州市时鲜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2014年,覃向鲜发现了种植九品香莲的商机,以每株200元的高价买苗试种,刻苦钻研种植要领,一年后种植成功,并打开了销售渠道,与他人合伙开办种植基地。

当时下陶村党支部了解到覃向鲜的情况,就屡次派人耐心细致地给覃向鲜做思想工作,邀请她回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覃向鲜对于产业发展颇有看法,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下陶村三面环山,当初交通十分不便,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只有连通镇上的一条水泥路,村里有些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村党支部负责人当即表态,产业发展要优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会上报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加速协助解决,党支部一定会做她的坚强后盾。有了这些保障,覃向鲜回乡创业的信心十足。

下陶村地处柳州市区北郊,辖5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村民395户,总人口1493人。全村共有耕地1800多亩,林地4000多亩。“下陶村三面环山,古木河穿村而过,村民以种植苗木为主,历来有种植花卉苗木的传统。但规模小,不成片,还谈不上产业。”下陶村党支部梁秀珍说,2015年开始,下陶村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动员本村的致富能人回村带动脱贫产业发展。

回村后,在党支部协调和乡亲配合下,覃向鲜顺利流转土地,建起了占地20多亩的九品香莲种植基地。2016年,通向种植基地的产业路顺利贯通,村党支部向上级申请的250万元项目资金起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下陶村里修建道路累计超过20公里,实现了屯屯通硬化路。还修建三面光水渠10多公里,加强了田间水渠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条件牢固,产业发展才能走上快车道。

覃向鲜成立的柳州市时鲜种养专业合作社,按“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总计流转村民土地近80亩,扩大九品香莲种植基地和加工厂房,产品远销海外,带动下陶村30多户农户就业致富,其中包括7户贫困户。合作社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模式销售。丰收季节每天可以采摘1000多朵,烘干后一朵花能卖5到10元钱,最高峰时一天能有上万元收入。寒冬时节九品香莲休眠的时候,合作社还尝试在莲花池中套养泥鳅、鱼和螺蛳,让营收有持续性。

在覃向鲜的带领下,合作社以“扶贫车间”为发展方向,致力于带动困难群众,以先富带后富,在发展九品香莲产业的同时,不断带动困难户的发展,提高其家庭经济收入,合作社先后带动下陶村困难户、低保户和农户30多户。

覃向鲜还致力于做好品牌打造,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销路,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柳北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让“莲”产业与“廉”文化更深入融合,推进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深化村社合作。覃向鲜积极参与下陶村的各项事务发展,免费为群众教授九品香莲技术,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文化活动、环境整治,调动了村民勤劳创业、崇尚文明的积极性。2021年10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授予合作社“信用认证企业”称号,九品香莲荣登央视国货优品行列。近年来,覃向鲜担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荣获“广西三八红旗手”“柳州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奉献奖” “十佳女能人”等多项荣誉。2024年4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覃向鲜说,带动村民不能完全放手,需要思路和方法,教会村民技术,还要监管实施到位,才能保证村民群众在共富路上齐头并进。

图为时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顶着烈日,在莲池里采摘九品香莲。柳州市柳北区委宣传部 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