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桂港澳非讲不可“嘅”事⑤丨274.2亿+2.9亿!广西与大湾区经贸合作“更上一层楼”

新闻眼同饮一江水,邻里情谊深。广西与港澳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优势互补。近年来,桂港澳互动频繁,合作全面展开,成效显著。广西日报-广西云深入挖掘广西与港澳之间交流合作的亮点故事,推出《桂港澳非讲不可“嘅”事》系列融媒报道,通过AI技术绘出广西与港澳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本期报道内容聚焦广西抓住机遇,不断加强与大湾区的经贸合作,深化跨区域联动,为大湾区经贸合作“添砖加瓦”。

AI技术:李清宇

亲缘一水牵,山海情相连。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粤港澳大湾区既有省界接壤又有陆、海、江三种通道相连的西部省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渐入佳境。今年2月,广西党政代表团专程赴广东对接加强粤桂合作、签署系列协议。5月21日,广西代表团赴港澳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密切的会晤交流,促进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为助力广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广西商务系统积极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用足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政策,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等领域,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合作,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一处蔬菜种植基地,连绵成片的农膜大棚蔚为壮观。近年来,该市致力提升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廖祖平 摄

随着产业合作的深入与推进,越来越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落地广西。2023年,香港地区在广西新设港资企业257家,实际使用港资金额7.57亿美元;澳门地区在广西新设澳资企业20家,实际使用澳资金额29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香港在广西设立企业48家,实际使用港资8837万美元;澳门在广西设立企业2家,实际使用澳资67万美元。


为强化商贸互联互通,广西商务系统加快打造面向大湾区的东融通道和连接大湾区与东盟的西部通道,支持在南宁、钦州、防城港等市建设双向联通我国西南、西北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依托贵广、南广高速铁路等交通干线,联合建设一批面向大湾区、辐射西南中南地区的国际化大市场、集散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和无水港,构建国际高标准现代物流体系,开展跨境物流业务。

“RCEP—北部湾港—河北”海铁联运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行范围首次延伸至华北地区。赵冠雄 摄

据统计,2023年,广西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达274.2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72.7亿元人民币,进口1.5亿元人民币;与澳门进出口贸易额达2.9亿元人民币,全部为出口。2024年第一季度,广西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达29.3亿元,与澳门贸易额达2000万元。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向纵深发展。今年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成立5周年,广西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沿边又沿海的自贸试验区,是广西产业转型升级最具潜力、开放合作最具优势、创新创业最具活力、体制功能最为完善的最高等级开放平台。

繁忙的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刘世旭 摄

自设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坚持对内做活、对外联动,着力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截至2024年3月,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7.9亿美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779亿元,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累计实现全区37.6%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9%的外贸进出口额,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诺跨境电子深加工产业示范园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两地双园”重点项目和打造“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图为工人在产业示范园加工耳机。 刘峥 摄

当前,广西正加快拓展与大湾区合作的深度广度。为更好服务和融入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西将充分发挥沿海沿江沿边、联接大湾区、联接西南中南、联接东盟“三沿三联”的区位优势,推动经贸合作“更上一层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