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桂港澳非讲不可“嘅”事⑥丨3.3231万公里手术车行程,“睛”彩!

同饮一江水,邻里情谊深。广西与港澳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优势互补。近年来,桂港澳互动频繁,合作全面展开,成效显著。广西日报-广西云深入挖掘广西与港澳之间交流合作的亮点故事,推出《桂港澳非讲不可“嘅”事》系列融媒报道,通过AI技术绘出广西与港澳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本期报道内容聚焦桂港澳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举措及成效。

AI技术:李清宇

“我们与广西医疗队通力合作,在老挝、柬埔寨实施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至今已在这两个国家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超过7000例。”5月13日,在南宁举行的香港共享基金会与广西援外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工作座谈会上,一个数据彰显了桂港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合作交流的最新成果。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开展国际人道援助方面有自身的特色优势,桂港两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拓展。

2021年3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与香港共享基金会签署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合作备忘录。作为共享基金会该项目的首个合作伙伴,广西高度重视,整合全区优势眼科医疗资源,向老挝和柬埔寨派出眼科医疗队,并帮助当地培养具有白内障复明手术能力的眼科医师,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

广西援柬埔寨医疗队在为患者做消除白内障手术。广西援柬埔寨医疗队提供

“我和两个女儿、女婿,一家五口都因这个项目而重见光明,谢谢!我会一辈子记住你们。”在柬埔寨波罗勉省的项目点医院,广西医疗队医生为当地83岁的老太太滴恒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的她激动不已,拉着医生的手反复表达谢意。

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当地民众亲切地把医疗队称为“光明使者”。近年来,广西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同香港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开展“小而美”的医疗援助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广西第三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在老挝万象市工作中。医疗队提供

据悉,在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之前,2018年,桂港还合作实施了“一带一路”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同年5月起,广西向柬埔寨磅湛省无偿派出医疗队。截至2024年5月16日,6年来广西已向老挝、柬埔寨派出眼科医疗队25批次182人次,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共1.328万例。

除了“一带一路”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和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广西还与香港亚洲防盲基金会合作实施了中国流动眼科手术车“复明18号”项目。自项目实施以来,“复明18号”手术车累计行程3.3231万公里,为广西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9112例。

广西与澳门,一水牵两地,传统情谊深厚,合作基础广泛。

中医药产业合作是广西和澳门合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当前,中医药的市场需求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发展前景广阔。广西与澳门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疾病谱相似,形成了相近的用药习惯,加强中医药合作有着良好基础和巨大空间。

广西中医药资源丰富,近两年来,两地积极共推中医药产业合作,积极推动桂澳两地高校、研发机构、社团、商协会参与中医药产业发展。目前,双方积极推动桂澳道地药材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桂澳中药质量研究联合实验室提档升级,共建“广西中医药大学—澳门大学中药研发联合实验室”。2023年,广西举办中国—葡语国家食药资源研究应用大会,为桂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开辟药膳食疗新领域。

“澳门与广西都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互补优势明显,合作前景广阔。广西中医药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全面合作,促进中医药人才联合培养、医疗机构相互学习以及科研项目交流合作。”自治区中医药局局长黎甲文说。

珠澳跨境进出口零售业商会会长钟志松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桂澳可以优势互补,携手做大产业。

在钟志松看来,广西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可以与澳门共同开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研发工作,利用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两个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前端研发和国际标准认证,在广西开展种植、加工、包装生产。澳门可以引入广西中医药产品和技术,开展中医药的推广和应用,并通过举办中医药展会、交流活动等,推广广西中医药产品以及疗法,提升中医药在澳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澳门还可以与广西共同探讨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通过合作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品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