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致敬!我们的大先生”——广西云2024年教师节特别报道 > 我们的大先生 > 正文

我们的大先生 | 张秋萍:清澈的爱,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2024年09月12日 00:2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黄玲娜 胡兆双 韦雪敏 莫惠岚 何紫晴 编辑:苏文清

新闻眼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大对我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典型先进事迹进行挖掘宣传,广西日报-广西云精心策划,开展“致敬!我们的大先生”系列报道。本期采访的大先生是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张秋萍,让我们来听听她怎么说。

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716名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授予895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广西一批教师获得表彰,他们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教育家精神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比赛促成长,积淀经验反哺教学

在北部湾大学,从2012年至今,张秋萍的岗位由最初的辅导员到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再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不管在哪个岗位,她始终没有离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

张秋萍严谨乐教、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思政教育教学规律。2017年,张秋萍开展以海洋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探索,作品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越来越多的海洋元素被她精心设计成鲜活的教学素材,融入到思政课程中。教学的创新、探索与尝试,让她收获了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多个区级比赛大奖。

有学生评价:“张老师上课从来不会照着书念,而是经常走下讲台和我们互动。她给我们梳理的知识点、时间线非常清楚,还穿插了很多小故事,内容非常丰富,很吸引人。”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张秋萍通过“以赛促学”的模式落实OBE理念。她尝试带学生参加比赛,第一部微电影《秀美芳华》从构思到剧本,从选点到拍摄剪辑,和学生全情投入。张秋萍说:“比赛不但激发了学生们上思政课的积极性,也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师生共学共赢的双向奔赴。

扎根生活沃土,热爱指引学术前行

2021年,是张秋萍记忆中最特别的一年——备战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及广西地方志办史料汇编项目均进入攻坚冲刺期。田野调查、梳理资料、提笔写书、整理结题、教育教学,几乎每做一项,她都努力克服困难。

“那一年,我不但见过了钦州和湾大的十二时辰,而且遭遇的挫折和考验比较全面、种类比较齐全。”张秋萍开玩笑地说。

正是这样的努力积淀,张秋萍走出了自己的科研路径。她立足广西向海优势,从海洋民俗、海洋历史、海洋人群等不同视角,思考和研究着南方“海洋社会”“水上社会”“渔民群体”并形成了相关论文,获得社科成果奖。

张秋萍先后主持“关注环北部湾地区渔民”和“渔民的文书”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两项课题都共同致力于探索、还原北部湾地区海洋社会交融与变迁的生态,为“海洋命运共同体”实践呈现“区域实证”,并为深刻理解北部湾海洋社会运行机制、科学认识并促进南疆族群互动和稳定、推动区域及国家社会经济乃至世界海洋文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她的研究引起了农业农村部下属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历史与文化分委会的关注和认可。今年4月,张秋萍受邀成为“第二届全国水产名词审定委员会渔文化与渔业史名词审定分会委员、编写分会委员”。

生于斯、长于斯的张秋萍深爱着北部湾这片热土,她说:“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北部湾海洋社会发声,反哺思政教育”。

立身为旗树人,尽心尽力育新人

“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永远有一抹鲜艳的中国红” “我们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每到期末评教,学生的评语更是深深鼓舞着张秋萍,成为她深耕教坛、不断探索的“力量之源”。她说,清澈的爱,为湾大,也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从辅导员岗位一直走上我喜欢的这个讲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张秋萍认为,一个老师的言行举止和自立自强、认真努力等所有的品质,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知与触动。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认真,对于张秋萍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和犒赏。

先生有话说

记者:如何看待自己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张秋萍:全国优秀教师,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与其说这是个人努力所得,不如说这是一辈辈朴实勤勉守正奋进的思政人全力托举的结果,不如说是乘风破浪的湾大人奋斗不止的缩影,我也只是做了一名思政教师该做的工作,能成为这项荣誉的承载者,倍感荣幸,是压力,是责任,更是前进的动力。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投身于立德树人的伟大的教育事业当中去。

张秋萍简介

张秋萍,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北部湾海洋社会。广西历史学会会员,中国水产学院渔业历史与文化分会委员。长期扎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坚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曾获第八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思政组二等奖、钦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