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高墙故事·重塑新生②|用心用情铺就新生之路

新闻眼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对罪犯依法进行科学、文明、有效的教育改造;改造罪犯不良思想,矫正恶习,提高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引导罪犯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技之长;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助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西云与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联合推出《高墙故事·重塑新生》系列视频,传播法治正能量,集中展现广西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监狱力量。
本期我们走进广西南宁监狱,关注南宁监狱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教育改造新模式,用法治力量和法治温度努力挽救一个个迷途的“浪子”,帮助他们铺就新生之路。

“谢谢警官一路来对我的关心与指引,你们是真的用心良苦。很多次,我曾想过破罐破摔,是你们让我重新站了起来,学会了感恩……是监狱警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有机会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刑满释放人员廖某某在写给南宁监狱六监区警察的信中表达感激之情。

廖某某从小混迹社会沾染恶习,脾气暴躁、感情用事、冲动莽撞、自控力差,2004年7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送到南宁监狱服刑。刚到监狱服刑的廖某某不服管教,屡受处罚,对警察的谈话教育往往是口是心非,依旧是浪子心态。面对消极改造的廖某某,南宁监狱警察经常找他谈心谈话,制定教育改造方案。并安排监狱警察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心理矫治手段,让廖某某通过正常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打开心扉,和监狱警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在监狱警察耐心地教育下,他逐渐摒弃了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慢慢学会控制情绪,改造表现逐步向好。针对廖某某愿意深入学习服装加工制作的实际情况,监狱警察积极引导、鼓励他学习新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振他回归社会后依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就业谋生的信心。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和持续跟进教育改造,廖某某不仅成为加工技术的“行家”,还主动将技术技艺传授给其他罪犯,带出一批习艺能手。

廖某某通过努力,在服刑期间多次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称号,先后获得五次减刑,于2021年8月刑满释放。“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用心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多一些耐心和信心,更要用真情真诚换真心。”在谈到刑满释放人员廖某某的改造变化过程,南宁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吴健兵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