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新华每日电讯关注丨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文学桂军”现象观察 (3) |
2024年11月15日 09: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刘晓彤 |
|
他们的奔腾 何为“文学桂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作家潘琦总结说,所谓“文学桂军”,是生活和工作在广西的一批从事文学创作的当代作家,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活动、创作理念、创作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土性、民族性、自强性、创新性和团队性,是新时期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一支广西作家队伍。 近年来,广西作家队伍创作日渐形成奔腾之势,并助推“文学桂军”不断壮大崛起。目前,广西作协共有会员2661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317人。这支作家队伍涵盖农民、工人、教师、医生、记者、干部、法官、警察、学生等,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领军人物,也有“70后”“80后”等中坚力量以及“90后”“00后”等新生力量。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儿童文学、网络文学等体裁上,“文学桂军”都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广西作家出版专集选集达600多部,在全国重点文学刊物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一大批作品获得包括茅盾文学奖、骏马奖在内的各类文学奖项,在新时代的文化风景中展示了“文学桂军”的实力。截至目前,广西共有55部作品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同时,“文学桂军”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提高文学在全球语境中的对话沟通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收获丰硕。近10年来,“文学桂军”作品不断被翻译成各种文本进入不同国家读者的视野。《回响》《篡改的命》(东西著)、《顶牛爷百岁史》《天等山》(凡一平著)、《风暴预警期》(朱山坡著)、《广西作家小说集》《广西当代诗歌集》等7部作品在俄罗斯翻译出版。 同时,《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回响》《篡改的命》《后悔录》(东西著)、《上岭村的谋杀》(凡一平著)、《公务员》(黄佩华著)、《懦夫传》(朱山坡著)、《我是恶人》(李约热著)、《长寿碑》(田耳著)等多部作品在越南翻译出版。 另外,东西的小说《篡改的命》还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瑞典文、捷克文、韩文和丹麦文出版,凡一平的小说《上岭村的谋杀》被翻译为瑞典文出版,田耳的小说《天体悬浮》、钟日胜的报告文学《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被翻译为英文出版,刘春的诗集《小幸福》被翻译为韩文出版。 广西文艺评论家、作家容本镇认为,“文学桂军”的崛起,是广西文学进入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所筑就的一道壮美的文化风景。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也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标示出一片醒目区域。 “文学桂军”缘何崛起?东西认为,“文学桂军”崛起得益于不断创新的签约制度。1997年,广西率先在全国推行作家签约制度,厚植创作沃土,激发创作热情,促成创作梯队,增强创作实力,创作成果日益丰硕,文学新人不断涌现。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通过设立广西艺术基金、恢复实施签约文艺家制度、大幅提高优秀文艺作品奖励标准等举措,系统性完善了广西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激励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活力。 广西作家黄鹏在他的散文《明江九道湾》里写道:“从十万大山奔腾而出的明江,在巍峨绵延的青山里穿流,形成了一条河流百种景的大观。然而,就在人们以为这条青龙会以不可阻挡之势继续向南游弋的时候,明江却在宁明境内连续绕了九个大弯,毅然决然地向北飘然而去,又折向西方,汇入左江,然后浩浩荡荡地又奔向东方,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就像“文学桂军”的奔腾,不管像河流穿越群山,还是像骏马驰过草原,“文学桂军”中的每一个人始终怀着对文学的深深爱恋、对现实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执着守望,以志同道合、目标一致、风格各异、宽宏大量、团结和谐的姿态,为时代书写、为人民抒怀,浩浩荡荡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汇入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碧海蓝天。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