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对罪犯依法进行科学、文明改造;改造罪犯不良思想,矫正恶习,提高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引导罪犯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技之长;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助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西云与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联合推出《高墙故事·重塑新生》系列视频,传播法治正能量,集中展现广西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监狱力量。
本期我们走进桂林监狱,关注桂林监狱依托“召唤画室”文化育人的理念,通过书画学习、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亲情帮教等一系列教育改造手段,让罪犯找到服刑改造的动力与方向,引导浪子迷途知返,把“刑期”当“学期”,从而树立改造信心,走上正确的改造道路。
“我对法院认定的犯罪事实表示服从,法院对我的量刑也是准确的,我只是对我的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这是罪犯罗某某在《认罪悔罪书》里写下的话语。罗某某2013年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投入桂林监狱服刑初期,他脾气暴躁,性格偏激,对前途感到迷茫,“我还能回去吗?”成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桂林监狱针对罗某某恶习深重、刑期长的特点,全面了解他的原生家庭、社会关系及服刑表现,经评估、研判提出了教育改造方案。在了解到他有学习过素描的经历后,便以此为切入点,把教育改造同绘画创作相结合,用法治教育和亲情帮教引导罗某回归正途。
桂林监狱1997年创办了“召唤画室”,画室主要结合桂林“山水画派”绘画特点,以山水为重点,以梅兰竹菊为创作题材,融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改造育人项目。罗某某在警察的指导下,潜心研究绘画技艺,反复练习,绘画水平日益精进。
桂林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告诉记者:“我们将矫治工作的重心调整到法治教育学习上,将学法守法教育作为罗某某个别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罗某某的法律意识。通过持续深入的教育引导,罗某某对自身犯罪根源、对社会的认知逐渐出现重大转变,能做到认罪悔罪,积极改造。”
亲情帮教促新生,罪犯罗某某在亲情电话中向家人汇报改造情况。在亲人的关心鼓励下,他将绘画的兴趣爱好作为精神依托,也将绘画习艺作为回归社会的一项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改造,罗某某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桂林监狱依托“召唤画室”文化育人的理念,通过书画学习、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亲情帮教等一系列教育改造手段,让罪犯找到服刑改造的动力与方向,引导浪子迷途知返,把“刑期”当“学期”,从而树立改造信心,走上正确的改造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