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的医学研究生小玲,在柳州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第19028例、广西第684例、桂林市第85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4年,广西年度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首次突破100例。
成功捐献的小玲。
2021年11月,献血车驶进校园。当时小玲还是一名大三学生,她参加了无偿献血,并注意到工作人员正在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小玲说,“我也有亲属患过血液病,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决心。”小玲毫不犹豫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需要帮助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2024年8月,小玲收到了匹配成功的消息。她没有丝毫犹豫:“没问题,我可以!”小玲积极配合进行高分辨配型和身体检查,并为此调整了更科学健康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小玲说:“我担心体检不过关,让患者看到希望的曙光又经历失望。所以我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保证顺利捐献。”
采集过程有些漫长。小玲躺在采集床上,始终面带微笑。“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着生命的流动和传递。”她知道,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将挽救一个生命,这让她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捐献中的小玲。
4小时后,这份象征着希望的“生命种子”采集完毕。当小玲从医护人员手中接过那袋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时,她深情地说道:“希望这袋‘生命的种子’能够帮助患者,也祝愿他/她能健康、快乐,和我们一起去感受明媚又充满希望的生活,加油!”
捐献当天,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黄吉宁,桂林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唐小荣以及小玲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到采集医院,向小玲表示慰问和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