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万象新。这新气象,就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中。
一切变迁,无不起源于思想的领航。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西视察,勉励广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解放思想”,深情嘱托,厚重如山,广西须臾不忘。一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奋跃而上,广西尤其用好解放思想这个制胜法宝,激活创新的泉源,在一步一个脚印创新求变、做活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开放的大门过程中,望见了美丽的“风景”,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向“新”而进的广西,底层逻辑是打开思想的“阀门”,让文化强起来。当人们谈到广西,映入脑海的“初印象”,无不浮现着山水形胜、历史悠久、文脉深厚的镜像。自信的广西,最夺目的是“文化图强”的篇章。比如,多民族聚居,八桂儿女一家亲,文化的纽带紧密相连。这当中,民族团结无疑是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做好这项工作,于广西而言,是“聚人心”的强区大计,更是解放思想的关键切点。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首歌!”回望“来时路”,文化广西更胜一筹。这一年,广西“文化+”更加丰富多元,探遗址、传非遗、逛展馆、观演艺,成为人们在广西追寻“诗和远方”的“标配”。从“广西三月三”持续擦亮地域文化品牌,动人歌声响彻八桂大地,非遗嘉年华精心烹制直抵人心的文化盛宴;到精彩打开2024桂林艺术节、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等活动,无不用艺术赋能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擘画出“时代盛景,笔下山河”的壮美广西画卷,吸引游客“用脚投票”。山水驰骋,风景如歌。文旅之花多彩绽放,一批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在八桂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润景”渐入佳境。
谁能洞穿文化的本质,谁往往就能最先搭上发展的快车。文化强起来,广西儿女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创新蝶变的精神劲头由内而外释放。不论是投资场景、市场角落、车间工厂里“看准了就抓紧干”的日夜兼程,或是科技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的奋进足迹,还是以更大范围做好甘蔗“幸福产业”,让“甜蜜事业”更甜的追梦脚步,八桂大地、各行各业,以思想的“破冰”引领着事业的航程。一年来,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广西实践鲜活告诉我们——文化是精神的养分,只有养分足,“经济森林”才会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硕果挂枝。
用足优势,才能激活全盘。于广西而言,“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同样是洞穿文化本质,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拥抱世界、做强自己的关键一步。打开思想的“总开关”,广西持续加强与东盟联系,主动嵌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让产业近距离靠近粤港澳大湾区,以层层破圈延伸合作的半径,以“认识圈”的拓展丰富“合作圈”内涵。远远望去,从推动经贸往来、互通有无,到促进制度相融、联系更紧,再到引领区内外民间交往、写好“民相亲”的边疆故事……一步一足迹,一种一收获,今天的广西,以新思想引领未来的脉络强劲跳动。
踏着历史的河流,承载着一方百姓的深切期许,我们唯有坚定信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方能将自治区的文化这一“软实力”锻造得更为强大、更为厚重。从“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文明、文化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我们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创新求变的征途中,天地将更加宽广。今日的广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坚决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在“文化强”的沃土上,打开“无边光景一时新”壮美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