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寻找新就业群体“最美的你” > 最新报道 > 正文 |
寻找新就业群体“最美的你”丨城市超级“充电宝”的守护者 |
2024年12月17日 07:51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苏文清 |
|
新闻眼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新兴领域发展迅速,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关爱。为探寻他们的精彩故事,聆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展现他们的奋斗风采,12月2日起,广西日报陆续推出“寻找新就业群体‘最美的你’”系列报道,同步在新媒体平台推出该话题互动活动,敬请垂注和参与。
12月12日,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位于南宁市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持续运行。 从空中鸟瞰,铁塔“银线”牵引着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汇聚至站内数座如半个集装箱大小的电池舱、变流器舱中。 不远处的运行监控中心内,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桂嘉诚透过眼镜紧盯着电子大屏上跃动的参数。他快速点击鼠标,对电站的电能输入输出进行调控。 图为桂嘉诚正在专心致志工作。见习记者 刘俊聪 摄 “储能电站就好比大型‘充电宝’。”桂嘉诚笑着解释道,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储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将新能源发电后用不完的部分储存起来,待城市用电高峰期时再调控释放,补足电力缺口。 “95后”的桂嘉诚正是这个超级“充电宝”的操作者。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的19个新职业之一。
图为桂嘉诚正在巡检储能电站。见习记者 刘俊聪 摄 今年5月,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南宁建成投运。这是国内首次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电站,该新型储能电站的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数智化应用的经验,桂嘉诚顺利成为该电站的运维管理员。惊喜过后,是无尽的责任感。 “一次调控,我们就能充放1万千瓦时电,满足约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量。尤其在城市电力缺口时,设备运转容不得一丝闪失。”桂嘉诚说。 每个工作日,桂嘉诚都会与同事巡查电池舱、变流器舱,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温度,“储能电站最怕就是电池过热,这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电池温度,做好安全防范。”
图为桂嘉诚与同事日常检查储能电站的运行情况。见习记者 刘俊聪 摄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需深入掌握电气、化学、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知识。“这个‘绿领’可不好当啊。”桂嘉诚一边专注记录数据,一边打趣道,“但我很看好它的前景。”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进入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等“绿领”(绿色职业)应运而生,展现出广阔的就业前景。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而正是有众多像桂嘉诚一样的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在一线保障着千家万户的用电需求。 据预测,2030年国内储能项目开发管理人员需求将达8.78万人,若按每100兆瓦电站运维需要15人计算,届时电站运维人员需求将达3.17万人。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