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富川非遗“上灯炸龙”迎元宵

元宵临近,年味依旧,赏花灯看炸龙成为富川瑶族自治县群众正月初十到十五迎新春欢度元宵的主旋律。2月7日晚,该县“炸龙”活动精彩上演,那一条条舞动的长龙,一串串炸开的鞭炮,如潮般涌动的人流,激情四溢,热血沸腾。

图为古明城内新永神楼。富川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为富川炸龙现场。通讯员 童坚 摄

该县古明城内新永街翠龙、菜花楼黄龙、镇升街白龙、仁尚街红龙(火龙)、北门街金角老龙、南门街玉白龙等6条龙到各神楼朝拜行“三拜三圈”之礼后,聚集在县城中心舞动身姿游上街头,与民同欢迎元宵。

据介绍,舞龙队由该街道的13名青壮男丁组成,其中1名拿龙珠,12名舞龙身。

“我从8岁多就参与舞龙,从舞龙尾巴开始,每年都参加,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龙身每个位置都舞过。”吴永恒是南门街舞龙队的中坚力量,他说龙被炸得越多、龙身被炸得越烂表示这条龙接受众人祝福越多,这条街道的老百姓来年的日子就愈加红火。

图为富川炸龙现场。通讯员 童坚 摄

夜晚,富川古明城内神楼灯光闪烁,熠熠生辉。在古明城内,共设有9个灯楼,凡本街居民于当年添丁,每年的正月初十零时都会在神楼上敬挂花灯。

今年上灯的居民尹润基在神楼杀大公鸡,把鸡血淋在神台上,烧香烧纸钱,叩头跪拜,挂上花灯,即完成了上灯仪式。他说:“男娃挂鳌鱼灯,女挂莲花灯,祈求孩子健康平安。初十上灯以后,我们这里过节,元宵节邀请舞龙队吃上灯酒。这习俗已经传承了千百年了,我们也一直延续下来。”

张灯结彩,炮驱邪祟。富川上灯炸龙节是集该县瑶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间手工技艺等融为一体。它突出了节庆文化的娱乐性、竞技性、仪式性、观赏性特征,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具有重大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科学价值以及重要的经济价值。2014年《富川上灯炸龙节》被列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