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高墙故事·重塑新生 ⑮|来自一名父亲的忏悔

新闻眼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对罪犯依法进行科学、文明改造;改造罪犯不良思想,矫正恶习,提高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引导罪犯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技之长;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助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广西云-广西日报与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联合推出《高墙故事·重塑新生》系列视频,传播法治正能量,集中展现广西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监狱力量。
本期视频我们走进广西钟山监狱,关注钟山监狱将“正念”教育作为罪犯教育改造的方式之一,通过正念训练和内观疗法引导罪犯反省自我,认识犯罪带来的沉重后果,让罪犯学会控制情绪的开关,缓解焦虑和抑郁,消除不良情绪,重塑积极健康向上的改造心态。

罪犯石某初中辍学后混迹社会,结交闲散人员,不务正业,贪图享乐,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入狱后的石某并没有反思和忏悔,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抗拒改造。

为此,钟山监狱认真分析研究,决定为罪犯石某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转化方案,让他参加内观疗法学习,通过内观疗法让石某能够自我反省,转变观念,明确改造方向。随着内观疗法学习的展开,罪犯石某向管教警察打开了心扉,重新审视自我,在泪水和悔恨中向管教警察承诺会好好改造。

“在内观疗法学习中,石某袒露入狱后妻子和他离婚,父母年迈有病,孩子无人看管,他内心失去了方向,感觉前路迷茫。他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很想跟儿子见上一面。我们鼓励他,只有积极改造,才能早日和家人团聚。”钟山监狱教育改造科三级警长韦光夏告诉记者,2024年8月16日,石某的儿子来到了钟山监狱亲情帮教现场,随着一声“爸爸”的呼喊,石某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入狱以来,“父亲”这一称呼对石某来说抽象而缥缈。但看到儿子的一刹那,“父亲”这一称呼在他心里变得具体而真实。石某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改造,早日回家,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为儿子撑起“父亲”的那片天。“谢谢警官的教导,我一定努力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家当一个好父亲……”石某表示,一定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钟山监狱将“正念”教育作为罪犯教育改造的方式之一,通过正念训练和内观疗法引导罪犯反省自我,认识犯罪带来的沉重后果,让罪犯学会控制情绪的开关,缓解焦虑和抑郁,消除不良情绪,重塑积极健康向上的改造心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