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2025年“广西三月三”述评专题 > 时评速递 > 正文

【地评线】桂声网评:“33消费券”撬动消费热潮

2025年04月02日 11:00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高永维 编辑:邓色迎

3月31日起,广西聚焦商超百货、住宿、餐饮三大民生消费领域,联动全区14个设区市及超万家企业,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发放超200万张“33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

从3月底持续到6月末,聚焦广西三月三、“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陆续送出消费券大礼包,让消费者共享消费盛宴,这无疑是甜到群众心坎里的政策“蜜枣”。购物更便宜,住宿能打折,就餐多实惠,让利实实在在看得见,且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群众肯定发自内心地欢迎和叫好。

小小的消费券,其实是一根杠杆,撬动的是消费活力和热潮。为了达到“满减”的条件,消费者在消费时往往会选择“凑一凑”,这样的“凑一凑”,一方面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方面让商家实现了多销,而且从宏观的方面来讲,消费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这也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见,发放消费券是一举多赢之举,勾勒出的是广西乃至中国经济韧性生长的图景。

当然,好事想要真正办好,还需要下一番功夫、多关注细节。此次广西“33消费券”的优惠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令人称道。不过,消费券的领取主要在网上进行,对于使用手机和网络不是那么熟练的老年人来说,想要领取到消费券可能就不太容易。如果能拿出一部分消费券,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有序发放,群众的感知可能就会更好。另外,既然是促消费,就要真正让利于民。如果一些商家提前对商品涨价,之后再借着消费券的名义说“优惠”“让利”,消费者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好政策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细节的功夫务必做足,这样好政策才能收到好效果。

发放消费券是促消费的有效方式,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方式。在送出消费券“大礼包”的同时,促消费还可以打出一套“组合拳”。比如,文旅产业既可以在提升服务上多着力,又要千方百计丰富旅游产品的供给,这样势必会吸引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诗与远方。比如,各地可以在培育消费新业态、打造消费新场景上多尝试,这样既能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能。

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将接踵而来,有着“33消费券”的助力,有着促消费的一系列“大动作”,只要将各项工作都抓实,只要将好政策都落地,广西消费市场一定会热潮涌动,消费活力必将撬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高永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