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2025年“广西三月三”述评专题 > 时评速递 > 正文

构建文旅新生态 绘就河池“四季华章”

2025年04月18日 11:43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近 春 编辑:邓子霖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线路中,广西河池“繁花秘境温泉寻春”线路成功入选,成为全国春季旅游的标杆案例。

“繁花秘境温泉寻春”线路的成功,本质在于对河池自然禀赋与人文资源的精准提炼与创新组合,呈现出生态资源与文化赋能的协同效应。3.47万亩油桐花海、万亩油菜花梯田与地下溶洞的组合,构建了“地上花海+地下秘境”的立体景观体系,突破了传统赏花游的平面化局限。而白裤瑶纺纱、铜鼓制作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游客可参与的工坊活动,使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带走的消费体验。天然温泉形成“观景—体验—疗愈”的完整消费闭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是对河池康养资源的一种场景化利用。这一模式证明,河池文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喀斯特地貌+多民族文化+长寿康养”。未来,我们可以以四季为轴,针对不同资源特性设计主题线路,实现从“季节性爆点”到“全时性产业”的跃升。

基于“春赏花、夏避暑、秋丰收、冬养生”的框架,构建差异化产品体系。春季以“繁花秘境与文化觉醒”为主题,在现有线路基础上,增设天峨龙滩大峡谷的野生杜鹃、环江八戒山的桃花林等点位,形成“油桐—杜鹃—桃花”三花联动的赏花矩阵。同时,结合“广西三月三”,设计“花山对歌”“梯田彩绘”等互动项目,开发蓝衣壮扎染花卉图案的文创产品。夏季围绕“喀斯特奇观与清凉秘境”主题,依托凤山三门海天窗群、巴马百魔洞、南丹洞天盛境等喀斯特地貌,推出“地心探险”主题游,利用环江木论喀斯特森林开发树冠走廊、溶洞漂流等避暑项目。秋季紧扣“金色梯田与丰收庆典”主题,以南丹巴平村、东兰红水河为核心,举办“稻鱼共生”农耕体验活动,设计“梯田摄影马拉松”赛事。同时推出“丰收宴”美食旅游线路,串联巴马香猪、环江菜牛、罗城野生毛葡萄等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农产品DIY工坊。冬季围绕“温泉康养与民俗年味”,进一步整合南丹矿物温泉、巴马赐福湖等资源,推出“瑶药温泉+洞穴SPA”疗愈套餐,同时将白裤瑶年街节转化为沉浸式年俗体验,设计“长桌宴+非遗展演+守岁祈福”等组合产品。

以四季为主线重构旅游产品,本质上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当春天的油桐花与冬季的瑶寨炊烟相连,当夏日的溶洞奇观与秋日的金色梯田交响,河池将真正成为一座“永不落幕的生态剧场”。在此过程中,唯有坚持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平衡,方能在新时代的文旅竞逐中书写河池的“四季华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