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弄潮吧!民营经济 > 企业探访 > 正文 |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⑦|矿渣生金,年产5吨!这家铜冶炼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
2025年06月27日 17:02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黎莹莹 |
|
探访南国铜业。视频剪辑: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伍永志 6月26日,记者步入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国铜业)的厂区,一幅奇妙的景象映入眼帘:一边是绿意盎然、花果飘香,松鼠欢快跃动,鸟鸣清脆悦耳;另一边则是RGV无人轨道小车穿梭不息,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电解槽中紫铜色的阴极铜被机械臂精准提起,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自然的生机与工业的活力在此奇妙交融,“车间与果园同框、机器与飞鸟共鸣”的独特画面,不禁让人好奇:这家冶炼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就藏在企业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之中。 南国铜业总经理施贵添介绍,公司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向高纯、高新和高端应用材料发展,采用的“富氧侧吹 + 多枪顶吹 + 阳极炉精炼”三连炉冶炼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能耗低、作业率高的特点,年产量可达70万吨以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铜冶炼技术之一。更重要的是,能从根源解决低空污染问题。 有了先进工艺的支撑,南国铜业在资源循环利用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我们把每一块矿石都当作宝贝,像吃甘蔗一样,把各类渣料吃干榨净。”南国铜业相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生动诠释了企业对资源的珍视。
南国铜业工作人员在操作机器人进行作业。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伍永志 摄 1300度高温的冶炼渣经冷却、破碎后,通过浮选、磁选等工艺精细化处理,实现“变废为宝”:铜被重新回收作为原料,铁被制成铁精块外销,含硅钙的渣则成为水泥厂的优质原料;电解铜产生的阳极泥,是生产铂、钯、硒、碲、金、银的原料。2024年,该公司生产白银220吨、黄金5吨。 在厂区内,生产废水处理车间与雨水收集池协同运作,通过深度膜处理技术,生产废水实现100%循环利用和零排放。“每一滴水都要经过严格处理后再回用,形成良性生态闭环。”工作人员介绍。 “根据国家特别排放标准浓度限值要求,SO(二氧化硫)小于400mg/Nm、NOX(氮氧化物)小于100mg/Nm,颗粒物小于10mg/Nm。我们实际排放SO数值是9.33mg/Nm、NOX数值是28.26mg/Nm,颗粒物是1.64mg/Nm,都远低于国家标准。”施贵添指着一组在线环保指标监测数据说,冶炼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通过管网输送至硫酸净化系统制成硫酸,除部分供应给毗邻的磷化工企业外,其余销往西南地区或出口越南等东盟国家,“厂区里枝叶繁茂的树木,就是最诚实的环保监督员。” 绿色发展的理念,就像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催生出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围绕铜产品深加工与硫酸化工产业链延伸,南国铜业所在的园区已引进投资106亿元的金海岸高性能电解铜箔、投资50亿元的“铜硫磷氟”绿色循环产业等多个重大项目,带动27家铜精深加工企业协同发展,“工业树”“产业林”蔚然成型。
南国铜业厂区的废水深度处理站周边的芒果树硕果累累。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伍永志 摄 在南国铜业厂区里,记者看到荔枝已熟,沉甸甸的芒果也挂满枝头。 “我们厂里还种有木菠萝、龙眼、杨梅等十余种果树,丰收后在供大家食用,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一名员工幸福地对记者说。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①|靠研发争先,这家公司成广西合成生物“领头羊”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②|AI浪潮中,这家民企如何让行业“一键智启”?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③|真行!这家公司每年制种1500万公斤以上,跻身全国杂交水稻种企前20强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④|西南地区重要的铝合金轮毂基地正在这里打造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