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图片频道 > 高清图集 > 正文

AI体验官·12期丨声谷传音 百业回响

2025年07月03日 08:38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AI体验官长三角行报道组 董文锋 袁琳 谭卓雯 沈程 梁菁惠 李新雄 刘娟 王希 何妮 罗贝尔 编辑:钟玮

新闻眼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广西云-广西日报与人民网合作,组织骨干记者团队奔赴北京、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国家,探访AI研发创新高地,调研东盟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宣讲广西人工智能行动,报道跨区域合作发展成果,以媒体力量助推我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赋能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全媒体矩阵推出“AI体验官·行走中国现场 直达东盟脉动”大型报道,敬请垂注。

科技如何让生活更有温度,人工智能怎样更好赋能千行百业……6月30日,带着关于AI的“十万个为什么”,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来到安徽合肥,走进“中国声谷”领军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俯瞰讯飞小镇。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20多年来,科大讯飞坚持在源头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如今,讯飞星火在国内认知大模型研发中处于技术前列,率先实现了在教育、医疗、汽车、工业等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

“大家好!我是科大讯飞AI虚拟主播晓颜。”走进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体验馆,多语种的问候迎接八方来客,普通话和各地方言,英语、法语等外语无缝切换。

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使用科大讯飞星火智慧黑板,与不同人设和风格的“科普老师”提问互动。记者 王希 摄

展馆内,一块会翻译的玻璃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集成了多语种识别翻译、星火大模型以及多模态降噪技术的多语种AI透明屏,支持14种语言。”工作人员介绍。

“你好,我是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AI体验官迫不及待地用越南语向其打招呼。话音刚落,屏幕另一侧已同步显示精准的中文翻译字幕,“同声传译”的速度和准确率,令人惊叹。

试想,在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的广西,这项技术或将在机场、地铁、货币兑换点、政务服务窗口等公共服务场景的面对面跨语言交流中大显身手。

不仅让机器能听会说,还要让机器能理解会思考。

在“AI+教育”展区,一份批改细致的作文吸引了AI体验官。不同颜色的批改标记一一点出错别字、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等问题,运用比喻手法等亮点也被清晰标注出来,批改意见还给出了写作建议、优秀范文和素材推荐。

神奇的是,批改这篇作文的是“AI老师”——科大讯飞学习机。AI体验官试着将另一份试卷放在机器前扫描录入,学习机仅用30秒便批改完成。不仅如此,批改完成后,“AI老师”还会收集错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树和梳理知识漏洞,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因材施教”,精准推送相应习题,实现个性化辅导。

智慧黑板也让人眼前一亮。现场,AI体验官秒变“课堂老师”,在黑板上用连笔字写下“广西日报”字样,智慧黑板立即将手写字样智能转换为标准字体,并实时保存在系统中,甚至连“课堂老师”讲课的语音及板书,黑板也进行了录屏,可随时回放。

课堂上,想与古今中外名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吗?神奇的智慧黑板也能帮你实现愿望。

“八桂山川锦绣章,碧水青山映日光。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烟雨梦如常……”一首《赞广西》赢得大家连连称赞。其实,这是数字人“李白”的即兴创作。“李白”是科大讯飞星火智慧黑板系统里的一位“科普老师”,可以古文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将创新设备与先进的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场景教学闭环。”科大讯飞工作人员介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科大讯飞的技术和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当前,面对“大模型+”激发链式反应的态势,赋能千行百业、让各行各业先用起来的“应用为先”导向,成为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大模型厂商坚持的突围路径。为此,6月29日,自治区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东盟语料库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方面务实合作,携手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

当昔日梦想照进现实,当科幻场景有了具象化的呈现,期待更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让千行百业更有温度。

以广西为样板,将智慧水利模式向东盟延伸——专访科大讯飞智慧城市水利业务部总经理赵文学

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长三角行报道组 董文锋 袁琳 谭卓雯 沈程 梁菁惠 李新雄 刘娟 王希 何妮 罗贝尔

6月30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专访科大讯飞智慧城市水利业务部总经理赵文学,探讨智慧水利创新实践与发展前景。

问: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给水利和防灾减灾领域带来了哪些突破性成果?

赵文学:科大讯飞以“数据智能+行业机理”驱动水资源管理革新,其智能调度决策系统实现水资源精准监测与高效利用,如广西玉林市龙云灌区建设中,实现水利用系数由0.5提升至0.624,也就是100吨水,以前会浪费掉50吨,现在只会浪费37.6吨。

在防灾减灾领域,AI技术成效显著。广西融安县引入科大讯飞智能预警系统后,告别传统人工电话通知模式,实现全天候自动巡查与预警秒级触达,单次巡查时间从10分钟缩至1分钟。自2023年使用以来,该系统助力融安在台风、洪水应对中“零伤亡”,成为全国典型示范。

问:相比传统水利工程,科大讯飞承建的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在效能、效果等方面有哪些提高?

赵文学:龙云灌区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项目整合周边13个现有灌区。建成后,预计年均提升水资源利用量3.6亿立方米,惠及200多万人,粮食年产量增加3万吨以上。该工程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搭建“数据底板+模型平台+业务应用”数字孪生管理平台,为工程全周期管理提供智能支撑。

问:是否考虑将广西智慧水利成果推广至东盟国家?目前有哪些规划?

赵文学:依托广西地缘优势与水系联通性,科大讯飞计划将龙云灌区智慧水利模式向东盟延伸。目前已在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开展前期布局,并与当地政府洽谈合作。未来,公司将以广西实践为样板,输出标准化、可定制方案,提升东盟水利管理水平,实现区域技术合作与业务增长双赢。

报纸版面截图。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链接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AI体验官·记者手记丨“顶天立地”的坚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