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弄潮吧!民营经济 > 企业探访 > 正文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⑧|这家老牌药企为什么投6亿元“退城入园”?

2025年07月04日 11:5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岑琴 编辑:黎莹莹 范钰铭

探访花红药业新基地。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七月,骄阳似火。

在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花红药业”)位于柳州市柳江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新基地,更是一派火热忙碌的景象:4栋连片的新厂房里,技术人员紧锣密鼓地调试新设备;办公楼、企业展厅,工人师傅加班加点忙着装修;基地中心的疗愈式药用植物园里,挖掘机正在全力施工……

花红药业新基地外景。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新设备。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花红药业作为一家集药材基地、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成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连续6次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两年前,就在企业发展平稳顺遂之时,这家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牌药企却大刀阔斧,投资6个多亿“退城入园”,这又是为哪般?

深入探访中,记者感受到企业成长、发展、突破的气息在崭新的基地里涌动,老牌药企正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的新姿,以“智变”书写自己的新征途。

“从人工搬运到全流程自动化,从依赖老师傅经验到DCS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我们用科技重塑了中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花红药业生产中心总经理张艳华指着正在调试的新设备向记者介绍。

花红药业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新基地占地201亩,厂房面积从原来2万平方米扩展至6万平方米,厂区的“硬件”和“软件”都进行了全面提升:厂区屋面、停车位均布设了光伏新能源,可为厂区提供超过50%以上的电力供应;片剂、酊剂等多条生产线全面升级为自动化,片剂生产线由中低速压片机升级为高速压片机,单机产能与原来的设备相比,提高了4倍以上。

而DCS控制系统更是给生产线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一旦出现偏差立即自动调整,完成了“过去靠老师傅的经验,现在靠数据说话”的智能升级。

消肿止痛酊等核心产品从原料投入到生产、灌装、包装、入库的37个生产环节采用全流程封闭生产线,一条新产线的产能顶两条老产线,让生产真正进入了“智造”的快车道。

“自动化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品控的质量。”张艳华带着记者走进洁净敞亮的参观通道,透过玻璃窗就能将现代化生产线尽收眼底。

核心产品全流程封闭生产线。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如果说生产线是花红药业的“筋骨”,研发中心则是其“心脏”。在新基地,研发中心“长”成了一栋三层楼的独立空间,在这里,花红药业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科研创新。

“我们历时三年攻关,通过毒理对比研究、药效对比研究,成功优化处方,最近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解毒生肌膏临床试验批件。”集团研发部总经理张桥说,这让企业的改良新药离上市又更近了一步。

这样的突破并非孤例。花红药业与中国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创新成果日益丰厚,近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率维持在25%以上,累计申请专利268项,授权专利186项。目前,花红药业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筛选、减毒增效等领域已取得13项国家专利,拥有13个全国独家产品,31个品种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花红药业车间正在生产消肿止痛酊。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企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是一次深刻的市场洞察。2004年,花红片凭借“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脱颖而出,连续20多年销售领先,成为中国妇科炎症的领导品牌。2023年,花红药业以旗下“消肿止痛酊”单项产品被认定为“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这让我们意识到,品牌不仅是标识,更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桥梁。”集团联席总裁李莹人透露,未来会将品牌发展与建设作为企业头等大事。花红药业将依托母品牌不断打造细分领域领导品牌,逐步形成以花红妇科赛道、大健康品类、特色单品等多个细分赛道产品+品牌的市场格局,进一步打造花红药业品牌伞矩阵。

在新基地里,花红药业还创新打造了一个疗愈药用植物园,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建立一种新型疗愈生活方式,推动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真正融入到老百姓的健康生活。

“我们尊重真实的临床需求,尊重老百姓真实的健康需求,去建立我们的研发管线,哪怕研发路径再难、投入再大,只要老百姓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李莹人的话,道出了花红药业发展的立根之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