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向着胜利·寻迹广西抗战山河 > 现场直击 > 正文 |
他们,用稚嫩肩膀扛起民族救亡重担!——探访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 |
2025年07月15日 18:2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黎莹莹 |
|
报道组赴南宁市青秀山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开展采访。 7月15日上午,广西云-广西日报特别报道组来到南宁市青秀山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纪念碑背后那些关于理想、牺牲与传承的故事,倾听跨越时空的青春回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八桂大地之上,一群青年学子毅然放下课本,火速集结成军——这便是广西学生军。他们中,多数人尚未满20岁,最小的仅有13岁,却以稚嫩肩膀扛起家国重任,一手握笔唤醒民众,一手持枪冲锋陷阵,用青春热血在抗战史册上写下篇章。
报道组拾级而上,来到南宁市青秀山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 拾级而上,289级台阶,每一步都在与80多年前的青春对话。当年广西青年学生,怀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赤诚,走出校园奔赴抗日前线,用稚嫩却坚定的肩膀扛起民族救亡的重担。他们中,有人永远定格在了最年轻的模样。
游客在参观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浮雕。 行至顶端,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骤然映入眼帘。碑体挺拔如剑、巍峨屹立在青秀山帽子岭,碑高20米,由花岗岩精心雕琢而成。碑体上,广西学生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身姿被雕刻成浮雕,生动且逼真。
浮雕生动刻画出广西学生军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姿。 广西学生军的历史一直被铭记在心。广西团校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龙润忠介绍,1987年,广西团校成立了青年运动史研究室,致力于研究广西学生军的历史。学生军后代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并传承前辈的抗日精神,有关历史得到深入研究。
广西团校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龙润忠向报道组现场讲解有关历史。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